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全三册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3/28 16:19:28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全三册怎么样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全三册怎么样
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先生出生于一个恪守中国传统习俗的家族,从幼年直至中学,一直接受系统扎实的国学教育,为其后来学问的“通古今,贯中西”奠定了基础.1918年,萧公权先生考入了当时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他和当时在北平的青年学子们一样,参加了五四运动,向报社投过稿也做过编辑.然而,当时的他既反对“打倒孔家店”,也反对“全盘西化”,认为“读书不忘救国,但救国必先读书”.1920年,萧公权先生赴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师承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萨拜因教授(《政治学说史》的著者),后又在萨氏的推荐下,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师从哲学家梯利教授(《西方哲学史》的著者),专攻政治哲学,并完成其博士论文《政治多元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政治多元论》后被列入国际心理学、哲学及科学方法丛书,由伦敦和纽约的出版社同时出版,并被当时的政治多元论大师拉斯基称谓“学力与魔力均极雄浑,为政治学界五年来所仅见”.据历史学家何炳棣教授所述,整个20世纪炎黄子孙博士论文一出即被誉为国际名著的只有两部:萧氏的《政治多元论》和陈体强先生的牛津大学论文《有关承认的国际法》.1926年萧公权先生取得博士学位后,辗转任教于中外多所高等院校,教导出了汪荣祖、黄俊杰、牟复礼等杰出弟子.萧氏著述颇丰,主要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康有为思想研究》、《宪政与民主》、《中国乡村》等.1948年,萧公权先生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60年,美国学术团体协会授予他“人文学术卓著成就奖”,成为东方学者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该会赞扬他“融合中西两个伟大学术传统的精华”,说他年轻时著书论述西方政治思想,表现了“创造性的灼见”,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显示了“自辟蹊径的史识”.1968年,萧公权先生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上完他的最后一堂课之际,面对所有起立向他鼓掌致意的学生们,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当五十六年前一个春天,名哲学家兼诗人的珊达雅纳正在哈佛大学授课的时候,一只知更鸟飞来站在教室的窗栏上.他注视这鸟一下,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说,‘我与阳春有约’,于是宣布下课,跟着向学校辞职,退隐著书.他那时年纪还不满五十,竟已从心所欲,悠然而逝.我没有资格学珊达雅纳.但我知道一件他不曾听见的秘密.照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家邵雍计算,世界上的事物,在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后,一一完全重现重演.现在我与你们约定,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后,我们在这间屋子里会面罢.” 思绪至此,也让我不禁想起一个相同场景,即《正义论》作者罗尔斯教授在哈佛的最后一课: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罗尔斯教授讲完他的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说完之后,罗尔斯缓缓地走下讲台.这一瞬间,教室里的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这位尊敬的老师致谢.罗尔斯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不善言辞,于是他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罗尔斯走出教室后许久,学生们的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一位中国学生手拍得又红又肿,便问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尽管罗尔斯教授没有萧公权先生那样的诗意,但他们同样的谦逊儒雅和对学生的关切以及学生们对学术的尊重,让我由衷感叹,悠然神往. 萧公权先生的这部《中国政治思想史》若论当属一部传世之作的话,亦丝毫不夸张,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领域,大概只有冯友兰先师的《中国哲学史》可相媲美.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任公既有撰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计划,但由于中途患病,未竟全功,仅以《先秦政治思想史》问世.虽有后者,如陶希圣、吕振羽、杨幼炯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问世,但均与梁任公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而最终完成梁启超写作计划的就属萧公权先生了. 《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书五编二十五章,七十余万字,内容范围自先秦至孙中山.萧氏于绪论中提出中国政治思想史两种划分的标准:“思想演变之大势”与“思想之历史背景”.他首先否定了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政治思想的停滞论,并按“思想演变之大势”将政治思想史分为四个阶段:“创造时期”(自孔子降生至秦始皇统一,即所谓先秦时代)、“因袭时期”(自秦汉至宋元)、“转变时期”(自明初至清末)、“成熟时期”(自三民主义之成立至1940年本书完稿时). 对于政治思想创造于晚周、先秦之时的原因,萧公权先生认为是两大主因:“社会组织之迅速变迁,与伟大思想家之适生其会而已.”同时,萧氏亦指出“假使社会之进化甚速,政治之变革甚剧,则环境既殊,问题迭起,思想与之共变,亦能日新月异,与时消息.不必得永久可用之真理,而自有继续不断之进步.”但这里的疑问便是:为何吾国政治思想在萧氏所谓的“创造时期”之后的二千余年间便没有了“再创造”呢?而只是“因袭”、“转变”呢?萧公权先生对此也是有回答的,他认为是由于吾国政治思想一个异于西方的特点—— “重实际而不尚玄理”——以及“由秦汉至明清二千余年之中,君统无改,社会少变.”那这两者的原因又何在呢?萧氏并未作具体解答,只是一笔带过.在我看来,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正因秦开创的君主(或皇帝)专制统一,而使得自秦以后的政论都是以专制政体和君道为中心的治术,更偏实际致用.萧公权先生认为,孔子所提出的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政理和治术,但秦统一后的政治思想则绝大数为治术了.但更为重要的是“君统无改,社会少变”的原因,此可称为中国历史的第一等大问题,我深感若无陈寅恪、钱宾四、何炳棣等历史大师之学识,绝不足以论之,更遑论我等学识尚浅的学子.然冯芝生先师有云:“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以我所学,试提出其中一个原因的话,便是:科举制度及其产生的士绅阶层.因为这个科举制度是打通了政府与社会的一条路,使得民众有自下向上流动的空间,更为依附和尊奉王朝统治.反过来的例子就是清末新政立宪,清廷一举废除了科举制度,既损失了精英,又丢掉了民心,从而刹那间轰然倒塌,梁启超回忆时曾懊悔不已,觉得应渐进改革科举而非激进废除.在讲士绅阶层时,需要更正的一个误解是,“传统中国社会可能存在的是两种秩序和力量:一是‘官制’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温铁军教授认为:“国权不下县”.“皇权”或“君权”可能并未完全渗入社会和私人领域,而缘由便在于有“绅权”的存在,它往往维护和代表的是以宗族和乡村为单位的民众利益,成为民众的“保护伞”.民众间发生纠纷时,士绅会因其德高望重具有最终裁判权;民众与官府发生矛盾时,士绅便成为一个现在所说的第三方或中间人,来调停、化解彼此矛盾,而其立场可能多偏向于民众(诚然亦有较多反例).最为重要的是,士绅的构成都是那些通过科举的秀才、举人和退仕还乡的官宦等.他们所为,归根到底,用以今世的话来说,就是维护社会的繁荣稳定.因而,二千余年间的中国虽有朝代更替,却未能有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从人和制度的因素上说,士绅和科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再追根溯源的话,这两个因素应是受儒法两家思想支配的,秦朝以法开国,汉朝又纳儒以立国,从此,这两家思想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制度.当代许多学者的共识是:帝制中国的主导思想是“外儒内法”的,此论尚不确为定论,仍待商榷.我想,思想与制度间是“相持而共变”的.依中国历史,先秦诸家之创造思想,统治者是用作工具,民众是达为共识,制度于思想支配下在统治者与民众互动中产生,而思想又与制度互融中似乎产生了一种史华慈教授所说的“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这个“深层结构”有一个在社会最顶点的“神圣的位置”,它是民众高度认可的,因而中国历史只是统治者的更替,未有任何根本性的变革.然不知是否有幸,我们正处于这李鸿章所言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 萧氏按照“思想之历史背景”将政治思想史分为三个阶段:“封建天下之思想”、“专制天下之思想”、“近代国家之思想”.对此分法,萧氏解释道:“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相推移.以故政治思想史亦可按制度演变之大势而分期.吾国政制商周以来,凡经三变.商周之际,部落社会渐进而成封建天下,此为一变.始皇并吞六国,划天下为郡县,定君主专制之制,此为二变.晚清失政,民国开基,二千年之君制遂告终止,此为三变.段落分明,早为人所共喻.吾人若按此政治制度史之段落以划分政治思想史之时期,诚极自然之事.” 对于前两者,“封建”是指君主权力分封给世袭的地方诸侯,“郡县”则是由国君(或皇帝)通过委派各任地方官僚,来实现整个国家的治理.关于“专制天下”,我很认同萧氏与何氏的共识:萧公权先生认为中国之专制理论与实践已达登峰造极之地步,就如杜威所言“中国文化过度了”;何炳棣教授亦认为,“就全部传统中国历史而言,真正最大之事应是秦专制集权统一郡县大帝国的建立及其传衍”.萧氏所谓“近代国家”有四个特点:(一)树立民族自主之政权.(二)承认列国并存,彼此交互之关系.(三)尊法律、重制度,而不偏赖人伦道德以为治.(四)扩充人民之参政权利.我觉得,若依萧氏按政治制度演变之大势的标准,从清末至此书脱稿时(1940年)的30余年间,前两个特点尚有所表现,后两个特点则未特别显现.此30余年间,前半段的中国经历更多的是失序与混乱,袁氏窃国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而“近代国家”的权力标志之一国会虽有革命党人们的据理力争,但仍不免被袁氏等军阀围攻、操纵,只剩虚名而已.尽管如此,孙中山的追随者们仍在其基础上继承了他的遗业.后半段的中国因国民政府在南京的正式建立,终于达成了统一目标,尽管这统一是表面上的,但仍由此略见了“近代国家”的雏形. 本文是先介绍了萧公权先生的生平,并简单讨论了我阅读此书,特别是看它的两大结构(或主线)而产生的问题意识,也综合了各家之言,所论皆是我目前个人所学所感,且论据逻辑可批评点也甚多,但我仍小试牛刀一把,姑且作“管中窥天”罢.我也时常提醒自己的是,我辈学人,尤其青年学者,切不可有明代王阳明所言“今学者于道如管中窥天,少有所见即自足自是,傲然居之不疑”的作风,尤其是在当今的浮躁风气之下.本书书评在豆瓣中尚未有之,我只为抛砖引玉罢. 本文参阅书目: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张允起.《宪政、理性与历史:萧公权的学术与思想》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本杰明61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秦晖.《传统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