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烧瓶,,用导管相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4 23:00:11
两只烧瓶,,用导管相连,
用酒精灯对圆底烧瓶加热,烧瓶与导管相连,导管末端插入水槽,水槽中有气泡生成,

烧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被挤出气泡就是被挤出来的气体如果停止加热你会发现导管内有一定量的水柱忽视重力的影响的话水柱的体积就是排出气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水沸腾后,让水蒸气沿玻璃导管通入空试管中(试管竖立在冷水槽中):

(1)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会汇聚到试管的底部;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水珠;液化.(2)水蒸气液化要放热,所以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从图上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水沸腾后,让水蒸气沿玻璃导管通入竖立在冷水槽里的空试管中.

1.液化的小水珠;2.温度指示数不变;3.达到沸点后,水汽化,但这个过程中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直到所有的液态水汽化,才能继续吸热升温.☺!

用下列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红墨水、二氧化碳气体、相同的两只塑料瓶、带玻璃导管的弹孔橡皮赛

提供一个设想,没有实践过.玻璃导管中装入一节红墨水(不要装满,能看清楚就可以.尽量在正中间),两端插入橡皮塞(小头冲外).一只塑料瓶用向上排空气法灌装二氧化碳,另一个不用管,里面是空气.用橡皮塞-导管

给一个装有橡皮塞和导管的烧瓶检查气密性,将导管放入一装水的烧杯中,再用手捂住烧瓶,一会儿观察到插入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被吸入管中.用手捂住,烧杯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气体排出导管.过一会儿,温度降低,体积收缩,水被吸进导管.

如图所示的实验,A与B是两个染黑色与不染色的烧瓶,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橡皮塞与玻璃导管相连接,在玻璃导管的

向上移动太阳照射瓶子内空气受热膨胀将液体顶了上去染黑色的比不染黑色向上移动的多黑色吸热性强

在标况下,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做喷泉试验 烧瓶内的液体只占烧瓶容积的2/3.简述液体没有充满烧瓶的原因___

有很多种情况,我就说最常见的几个!①氨气已扩散,你用向下排空气发收集时可能就因为扩散,使得氨气不纯,混有少量空气!修正方法,收集时,在烧瓶口部塞一团棉花、粗纱布等,以减缓氨气的扩散!②或者烧瓶不干燥,

比如说两个容器之间用一根导管相连,然后要检查这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为什么可以用“调整其中一个容器的高度,观察两容器中的液体

首先明确一点,这两个容器至少保证一个是封闭的,因为:如果都是开口的,就可以理解为一个连通器,平衡的时候两边液面平衡.现在以有一个封闭一个开口为例说明,比如开口容器升高,在开口容器这边液体会对封闭端容器

(2014•枣庄)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符合低碳理念;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符合低碳理念;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不符合低碳理念;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符合低碳理念.故选:C.

如右图所示,在两个烧瓶中分别收满CO2气体,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伸入烧瓶的一端事先绑为一个气球.拨开塞子,向A中倒

(1)CO2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消耗的不多,压强变化不大,所以气球稍稍变大.(2)CO2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被迅速吸收干净,压强变化较大,所以气球迅速涨大.(3)CO2气体

如右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有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同

选A热胀冷缩黑色更容易吸收阳光热量白色容易反射所以甲的温度高于乙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甲中空气膨胀体积要大一点所以选A

物质的PVT关系两只容器相等的烧瓶种装有氮气,烧瓶之间有细管相通.弱两只烧瓶都浸在100°C的沸水种,瓶内气体的压力为0

PV/T=C------------常数.此常数与物质的量有关.气体越多,此常数越大.气体的量不变时,此常数C是不变的.假设100°C换算成绝对温度是T1,0°C换算成T0,再假设原来两边都是沸水时压

气密性检查:连接好装置后,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____,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___,把手拿开

气密性检查:连接好装置后,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排出),把手拿开,过一会儿,可看到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气密性检测:连接好装置后,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____,容器内的空气从导管口____,把手拿开

气密性检测:连接好装置后,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_受热膨胀___,容器内的空气从导管口__逸出__,把手拿开,过一会儿,可看到水沿导管上升,形成__一小段水柱__,说明装置不漏

气体压强化学题在一只乾燥的烧瓶中,用排空气阀冲入HCL气体后,测得烧瓶中气体相对O2的相对密度是1.082,然后将烧瓶倒

设HCL反占体积为X.整个体积为L.则有36.5X+(L-X)28=32*1.082L算出X/L就是溶液所占体积了为6.624/8.5得到为0.78/1

“将浸过酸溶液的钢丝球投入一烧瓶中,塞上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把烧瓶倒过来,并将导管插入水中

题目的意思是,铁和酸反应后,已经产生亚铁离子和氢气.而亚铁离子会被烧瓶中的氧气氧化,产生铁离子.是吸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再问:我是考虑过生锈的,可是与酸产生了氢气,就算吸氧了,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吸收的

实验室制备氯水,选用的最佳装置为什么是用一烧瓶斜着再由一根导管伸入.而不用导管直接通入烧杯或用漏斗倒置通入烧杯?

一烧瓶斜着再由一根导管伸入增加了氯气和水的接触时间用漏斗倒置通入烧杯这个装置是用于制备氨水等,防止气体造成倒吸,损坏仪器

将两个装有二氧化氮的烧瓶用导管连接,一个放在热水中,一个放在冷水中 求颜色变化及原因

反应式:2NO2N2O4由于,NO2为红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所以在冷水中,反应平衡正移,颜色变浅,在热水中,正好相反,平衡逆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