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司马迁史记的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1 00:28:00
初中司马迁史记的内容
司马迁史记简要的说说急用!

【基本概况】《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故事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年不可考.生

司马迁怎么发愤写史记的?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

司马迁写史记的写作背景,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是什么?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

英语翻译司马迁的史记,帮我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

司马迁写史记的意义司马迁写史记的意义司马迁写史记的意义司马迁写史记的意义司马迁写史记的意义司马迁写史记的意义司马迁写史记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

司马迁自己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顺便也是完成父亲的遗愿.

司马迁写《史记》的小故事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

司马迁什么时候写《史记》的

在西汉时期写的,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形式组成,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写史记经历的磨难

司马迁(前135~前87)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

结合你所学过的内容,谈谈你对司马迁《史记》的认识,以及《史记》的艺术特色.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

司马迁史记怎样发现的

两代太史令的心血凝聚而成的《史记》,怎样才能万无一失,留传后世呢?为此,司马迁在《史记》的结尾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藏之名山,副在京师”.这就是史学大家的智慧,即使京师的副本遭遇意外,还有藏之名山的正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

...记不起来了当时他是被净身(极刑)了被关在牢里励志写出了这本名传千古的书至于背景.真想不起来了

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资料

司马迁的《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

司马迁创造《史记》的三个目标?

我不敢说自己说的是对的,但楼上的绝对是错的,因为他说的是后人对《史记》历史地位的评价,而不是司马迁要达成的目标.一、要写一部通史,因为之前的史书都是断代或者说是记录一个时期的历史,只有《史记》是记录了

司马迁与李广《史记》中的内容

司马迁赞李广西汉名将李广,是一个谦恭谨慎、不善言词的人,虽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不但没有封侯,最后还受处分被迫自杀.所以,当人们闻听他的死讯后,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悲痛欲绝.西汉著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