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通假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2 05:45:15
初中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有哪些?

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虚词整理

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中的通假字 今天就要知道啊

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你.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08届人教版 初一初二文言文的(通假字 一次多意 古今异) 就需要这些 最好写清楚出自那课

中学文言文通假字集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初中文言文复习(苏教版)通假字大全,谁有呀?

通假字本字意思原文例句出处1.强通“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2.说通“悦”愉快、高兴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女同“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4.知通“智”聪明不知为不知《〈论语〉十则》5.见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人教版)要有顺序的列

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多少种类型?

文言文中的特殊字形一、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某个字的某一意项,古今的写法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应使用“暮”字,表达“日暮”等意思时,却用了“莫”字.这是因为,该文写作时,汉字中尚没有“暮”字.“莫”字

初中文言文四大板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

初中课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一词多义

通假字  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选择的意思.古今异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秋┃时┃指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中通假字“假”读jie,还是jia

读jia.比如“善假于物也”这句话,其中的假就读成jia(三声),这里的假和这个是一样的.你看一下下面的解释你就知道了【动】(1)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假,借也.——《广雅》假尔大龟有常.——

急需初中课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

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

初中阶段通假字谁能帮我整理一份通假字最好是初中阶段的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

初中文言文整理求初中全册浙教版文言文整理,要列出死种:一词多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意词.

二、古今异义安: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卖油翁》鄙:①蜀之鄙有二僧.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为学》②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通假字本字意思原文例句出处1.强通“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2.说通“悦”愉快、高兴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女同“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4.知通“智”聪明不知为不知《〈论语〉十则》5.见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通假字

解题思路:这个总结,如果自己亲自去做,逐册课本进行归纳,最有价值,也会印象深刻。解题过程:通假字表通假字本字例句释义强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僵硬说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愉快女汝子曰:“由

初中的文言文的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

初中文言文虚词,通假字,……

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

通假字

解题思路:多理解,多记忆。解题过程:默而知之(识)通(志)译为(记住)。最终答案:略

初中所有通假字(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所有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你.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