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只取氧气,氧气的质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17:31:04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只取氧气,氧气的质量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上面打错了~真是的~2KClO3===2KCl+O2↑MnO2写在等于号的上面加热符号-三角号写在下面~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文字表达式)

加热高猛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MNO22KClO3-----2KCl+3O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3O2+2KCl箭头上写MnO2箭头下写加热氧气打向上的箭头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2KClO3MnO

反应中二氧化锰其催化剂作用,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令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0g,含有二氧化锰为26.5g,氯酸钾的质量为100g-26.5g=73.5g,则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6.5g30%=8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标况下3.36LO2,物质的量为3.36÷22.4=0.15mol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方程如下:2KClO3==加热/MnO2==2KCl+3O2(气体)设,消耗KClO3Xmol、生成KClYmol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3O2+2KCl↑箭头上写MnO2箭头下写加热氧气打向上的箭头

为了制取氧气,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加热一段时间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

假设二氧化锰有x克,由于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应该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最初的混合物的质量为4x克,其中氯酸钾的质量为3x克,一段时间后的混合物质量为10x/3克,减少的质量为2x

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有什么区别?

生成的O2更多.原来的话MnO2只做催化剂,不分解生成O2.现在KMnO4自身也会分解生成O2,所以生成的O2比原来要多.反应速率会有变化么?反应速率会有变化的.原来MnO2是催化剂,能加快KClO3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的现象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的现象应该有:1.气泡冒出,2.有水生成(比原来的水还多些).

甲,乙两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甲取一定量氯酸钾和0.1克二氧化锰混合

设生成0.96克氧气需要KClO3的质量是x2KClO3==MnO2△==2KCl+3O2↑ 245     96x    0.96g245/96═x/0.96g得:X=2.45g4.04克剩余固体物

试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股体制取氧气,若要制取氧气4.8克,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设要氯酸钾X克.2KClO3~3O224596X4.8245/X=96/4.8X=12.25答.再问:2KClO3应该是122.5吧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开始时二氧化锰的含量为26.5%,

设二氧化锰的质量为m,则原来的固体总质量为m/26.5%,原氯酸钾的质量为m/26.5%-m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m/30%,固体质量减少即氧气的质量为m/26.5%-m/30%设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2

为了制取氧气,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已知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提

假设二氧化锰有x克,由于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应该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最初的混合物的质量为5x克,其中氯酸钾的质量为4x克,一段时间后的混合物质量为4x克,减少的质量为x克,即为

实验室知趣氧气时 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开始时 二氧化锰的含量为26.5%,当二氧化锰的含量为30%时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的质量不变,设它的质量为X,则反应前混合物质量为X/26.5%反应后混合物质量为X/30%质量之差为氧气的质量:X/26.5%-X/30%分解的氯酸钾质量为:245*(X/26.5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刚加热就放出氧气吗?为什么?

不行,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且它与氯酸钾反应不减少其质量,只能使氯酸钾反应速度加快,制氧气的速度加快,但加热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制出氧气.

甲、乙两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甲取一定量氯酸钾和0.1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待收集到所需氧气时,停止加热

分为两个题算,第一是利用4.04克中反应情况,第二步是根据生成4.04克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来算甲同学得到氧气质量.具体如下第一问乙同学实验生成0.96克的氧气可同时生成氯化钾质量为X,需要氯酸钾的质量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的分解反应

2KClO3=催化剂(MnO2)/△=2KCl+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