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小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4 06:42:14
历史上的小故事
急求近代历史上的小故事 帮帮忙~~

1、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后,请政府摇摇欲坠,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华,于1894年在中国领海挑衅生事.北洋大臣李鸿章及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畏惧日寇,极力主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百姓无辜

历史上的名人故事

抗美援朝里的黄继光,邱少云.中国药圣——李时珍一本《本草纲目》天可汗——李世民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宰相肚里能撑船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历史上刻苦读书的故事

凿壁借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

历史上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

玄奘西游,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小叶丹结盟,金城公主,松赞干布,点苍山会盟,南诏崇圣寺三塔郑和下西洋也是吧

谁知道历史上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中国历史上明君明臣的故事

魏征与唐太宗  自李唐以降,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个作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形象,一个作为敢于直言的“谏臣”形象,已经被固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贤臣直”的一个样板.众所周知,在他们君臣之间

历史上数学家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瑞士数学家欧拉早年曾受过良好的神学教育,成为数学家后在俄国宫廷供职.  有一次,俄国女皇邀请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访问她的宫廷.狄德罗试图通过使朝臣改信无神论来证明他是值得被邀请的.女皇厌倦了,她命令欧拉去

红拂女的故事历史上的事实故事

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一日红拂女在杨素府中偶遇李靖,见其一表人才日后必成大气,便孤身追随李靖,路

数学历史上100字的小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

历史上有关兰陵王的故事.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573年),北齐大将,世称兰陵王[1].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2],母亲姓氏不详.据说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其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后

历史上优秀的母亲故事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历史上关于‘士'的故事

(1)南朝齐武帝的时候,中书舍人纪僧真很得皇上宠爱.这个人虽然出身本县武吏,但颇有儒雅之风,有一次给皇上打报告说:“皇上啊,算我运气好,躬逢圣时,您给我安排了这么高的官位;过几天我儿子要结婚了,这是件

历史上关于诗人写诗的推敲小故事

出自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僧敲(推)月下门.

关于历史上友谊的故事

桃园三结义秦琼水浒传

历史上有名的士的故事

注意是“士”,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兔死狗烹(范蠡,文种的故事)狡兔三窟(冯谖当孟尝君的门客)鸡鸣狗盗(孟尝君相秦后,逃离秦国的故事)荆轲,高渐离与燕太子丹(易水送别,刺秦)苏秦,张仪(连横合纵)田

历史上杀身成仁的故事

1豫让(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晋卿智瑶的家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  豫让最初曾在范氏和中行氏处当过臣下,但均未受到重用.直到他投靠智瑶门下,才受到尊重,而且主臣关系很密切.晋哀公

历史上“大丈夫”的小故事

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历史上经典的劝谏故事

齐威王一向喜欢喝酒,常常通宵达旦地纵酒欢乐.淳于髡怕齐威王因酒误事,便借齐威王询问自己酒量之机,婉言劝谏齐威王.淳于髡给齐威王讲述了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酒量的变化,最终归结出酒能乱性、喝酒容易出乱子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