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和和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不显电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20:45:25
原子核和和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不显电性
有两种不同的碳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

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两种碳原子质子数均为6,则核电荷数相同均为6,故A不选;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种碳原子质子数均为6,则核外电子数相同均为6,故B不选C、两种碳原子

钛原子的和外电子数

钛:Ti,22号元素;是生命必须元素,发现于1789年.电子构型为:[Ar]3d(2)4s(2);也就是说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2)2818(+2)(+2),即+22)28202相对原子质量47.867

X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什么?

X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即最外层1个电子,易失去,形成X+离子,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即得到一个电子,形成Y-离子,故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Y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中质子数量与中子数量一定相等吗?原子核内一定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且原子中原子核多带电量与电子相等,所以不显电性.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氢原子没有中子不同的原子结构不同原子核,质子,电子相等的关系中子不带电

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电子,为什么说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变化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原子和分子,主要考量的是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或分子轨道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会变化的,即组成物质的元素不会变化,化学反应没有那么大的威力改变原子结构,只是不同原

为什么甲基自由基不带电子

它由一碳三氢原子组成,并没有得到额外的电子,它们写法上没有与氢配对的一横只是一个电子,表示可以与其他原子的一个电子配对

为什么原子核和电子显电性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正是由于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所带的电荷跟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正好相等,电性

原子核和电子显不显电性?为什么?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呈电中性,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金属棒和毛皮摩擦后为什么不带电

金属棒是导体,容易导电,即容易将所带电荷转移.所以不是摩擦后不带电,而是摩擦后转移了电荷.

请问化学中的“内电子层”和“外电子层”是什么意思啊?

外电子层=“价层”(电子占据的最外层)内电子层=所有低于价层的电子层

原子核有三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为七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是什么

第三周期第七主族元素是氯,最高氧化物是七氧化二氯Cl2O7.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质量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钠原子带11个电子,就是-11要平了这-11就要+11,就是要质子11个.剩下的是中子:23-11=12个

中子可以分成质子和电子,那为什么原子核中的中子不分开呢

自由中子可以发生β衰变为质子,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原子核内的中子同样可以.本质都是弱相互作用下的β衰变现象.弱相互作用力程很短,机制是基本粒子间交换重质量的W及Z玻色子.衰变机制是:中子由上下下夸克组

一切物质都带电子吗?一切物质都带电子……氢离子不带电子……可是氢离子不是物质吗?

一切物质都带有电子.一般来说这句话是对的.因为,通常情况下,所谓物质都是指宏观的物质,比如水、空气、食盐、矿石,但是与这些物质有差别的是,我们所说的物质是抽象过的,自然界的物质(即真实存在的物质),是

11号元素(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粒子与( )原子具有相同的和外电子排布?氖 为什么啊

Na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Na+,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既然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为什么由原子组成的万物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两者电量相同,抵消了所以原子对外显中性

为什么在计算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引力作用时,可以不考虑万有引力?

计算下来可以发现万有引力远远小于电场力,因此就不考虑了.我记不住几个常量了,你可以算一下,会发现的再问:我想问...电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还有那个场强有是多少==再答:距离可以约掉,不考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