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结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01:08:27
原子核结构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为什么不对

这个实验并没有使原子核分解从而研究原子核的内部,该实验只是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即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和所有的正电荷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A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__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_____个电子.

A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因此该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故答案为:3;13

原子核外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最外层电子如果是8电子的单质元素,那是惰性气体.元素形成分子或者离子时,最外层电子也可以达到8个,比如Cu(2+),最外层就是8电子,但是铜是副族元素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的组成

解题思路:原子的组成解题过程:varSWOC={};SWOC.tip=false;try{SWOCX2.OpenFile("http://dayi.prcedu.com/include/readq.p

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力【 】作用下,在核外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结构称为【 】结构

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力【库仑引力】作用下,在核外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结构称为【核式】结构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发现电子的是汤姆生,提出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是卢瑟福.你可以查一下这两个人就清楚了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A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正确;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A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正确;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轻核聚变反应,C错误;D、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广泛采用核裂

波尔发表了原子核式结构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对吗?

原子核式结构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

按照书上说的 原子的结构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如果有一种技术能将原子核质子和中子数量改变,那么能不能把一块铁边城一块铝?

单从结果上将,是行得通的.《食破天惊(没事从天降)》这部动画就是这个原理.原子弹和氢弹就是这个原理:原子弹是核裂变,氢弹是核聚变,就是通过外力改变原子内质子和核周围的电子的数量来改变元素,通过改变过程

试从原子核式结构出发,解释氢原子的光谱

氢原子就一个电子,不存在屏蔽钻穿相对论效应.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m时,吸收光频率是R·(1/n-1/m),R是Reidburg常数.可能是这个公式,记不清了,你查一下.对于不同的n和m,就有了各种线系.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作用

分别是发射a粒子,使a粒子发生偏转,检测a粒子的偏转方向和测量不同方向上a粒子数目

高三物理题:关于光电效应,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核衰变,原子的

解题思路:本题是原子核物理中的一些概念问题,要多看书理解它们解题过程:请看附件解答最终答案:AC

原子核显不显电性是原子核不是原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的正电荷和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显电性.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很好的解释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从而否定了汤姆生的“西瓜模型”.

在原子核式结构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应相互排斥,如何形成原子核?

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6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于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发现粒子什么

他发现大部分的a粒子都正常通过少数偏折甚至弹回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原子核从而否定了葡萄干蛋糕模型,建立原子行星模型

请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要讲几节课

一般这样的课程只是让学生知道就行了一般是1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