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自己的称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3:07:30
古代对自己的称谓
关于几个古汉语的词“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你知道下列称谓是怎样的一种称谓阁下足下愚生

阁下,敬辞,称对方,从前书函中常用,今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首相~.足下,对对方的敬称,如:愿足下更虑之.愚,自称用的谦词,如:愚以为营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生,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如

求中国古代古代皇室的称谓..

其实,古代皇室成员彼此间的称呼并不一定很强调皇家身份,很多时候就跟平民用的没多大区别,“父皇”、“母后”等一般只用在书面语中或在正式场合提及时,起码在宋朝是这样.以下就此话题写点我所知的内容,如有错误

古代对人的年龄的称谓很多,请分别指出以下称谓所指代的年龄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知命也作知天命、半百、知非,认识天命或命运,五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五十而知

古代帝王对自己的儿子.

看人而定,有些非常好,有些非常不好.好的,李渊就是典型,有一种说法,说李渊还是国公时,曾经像女人一样哺乳孩子(说明一下,李渊据说有三个乳头,男人哺乳孩子不是因为心理变态,而是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楼主

古代对人年龄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还在襁褓里的幼儿.也写成“孩抱”.《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你知道下列称谓是怎样的一种称呼?

阁下:就是对对方的尊称.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愚:对自己的谦称.生:年纪较小的晚辈称自己为生.如晚生,小生等等.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什么?

百姓黎民布衣平民1.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如《诗经·云汉》:

古代交友称谓的成语有哪些

中国古代交友称谓什么是朋友?古人云:“同门(师)曰朋,同志曰友.”就是说在一起读书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报负的叫友.古人有许多称谓来表达彼此间的关系.忘形之交:指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八拜之

古代对信的称谓最好不要少于6个哦~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

日本在古代的称谓是?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

对孔子的称谓

孔子,孔夫子,孔丘,孔老二,孔仲尼,孔圣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就这么多了吧?我们从孔子开始讲起.一;孔子,这个子字,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争出来的,子字代表有学问的人,百家诸子的意思就是有学问的人在争

古代仆人对主人的称谓

仆人对主人要称主上或主公、老爷等,当然如果主人为王侯时可呼:王、侯爷等.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古代人对自己的称谓和对别人的称谓(如,寡人,令尊等)

令堂:您的爱人阁下:您令阃:令阃指对方妻子.古代称妇女所居内室为阃.后因以"令阃"敬称他人的妻室.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郎:令郎指对方的儿子.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爱:令

关于古代年龄称谓、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

有关中国古代皇室的称谓!

你说的是清朝的称呼.王和亲王有区别,所有皇帝的兄弟、子嗣都称王(郡王);而亲王很少,凡加“亲”字的,都比没加亲字的得到皇位的几率大,除非已有太子;亲王的权利、俸禄等等都比王大而多.  清朝亲王和王的儿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

古代对人年龄的称谓很多,请分别指出以下称谓所指代的年龄.

楼上的说了,顺便补充一下幼学之年.10岁舞勺之年.13岁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杖国之年.致仕之

古人称自己过世的父亲为什么?以及一些古代的其他称谓也行.

口语的话是先父,祭文一类的为先考.下面给你一些资料:根据构成父亲称呼短语的结构,特对父亲的称呼方式做了以下整理.一、以“阿”、“家”、“老”和“先”等字为前缀的称呼方式(一)以“阿”为前缀的叫法,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