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推敲一个字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09:12:41
古诗推敲一个字的故事
哪一首古诗中一个字是推敲而来的,除了王安石的京口瓜洲和贾岛的那个以外.

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晴景

还有什么诗像贾岛 《推敲 》一样的故事?

王安石一首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子就是经过反复推敲,改了好几次得来的.本来用过“满、到”等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推敲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

有哪些名人推敲的故事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

推敲的故事

唐朝诗人贾岛擅长写五言律诗,他写作时非常投入,很注意词句的锤炼.有一天,他骑驴走路时,忽然想起两句诗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先是想用“推”字,改成“敲”字后,觉得“推”字也不错.就这样,贾岛

文学史上"推敲"的故事(短些)

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编辑本段]【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

SOS修改古诗的故事除了 推敲、给诗加腰

范成大改诗成名篇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他落笔注重实际.事无巨细,都会亲自探访,力求准确.一天,范大成完成一首《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彩花,  黑头女娘双髻丫.  撇下儿蹄上山去,  采桑已毕

请告诉我一个成语或词语的故事,比如《推敲的来源》之类的小故事,

《杯弓蛇影》晋朝人乐广曾经请朋友到家里喝酒.当那个朋友喝了一口酒,正准备把杯子放到桌上的时候,突然看见杯子里漂着一条小蛇,心里就有点不安,不过还是勉强喝了那杯酒.回家之后,那个朋友就生了病.乐广派人去

高手回答;关于推敲的古诗谁知道

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唐代诗人贾岛去探访友人李凝,结果李凝不在家.贾岛不远万里而来,一心想见到李凝,并想从他那里得到

除了贾岛和王安石的推敲古诗的故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有没有人推敲的故事(别说侦探故事)古代现代的

1.“身轻一鸟过”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

文学史上推敲的故事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

推敲故事的来源?

唐朝贾岛作诗苦吟,得一佳句:僧敲月下门.自己在路上揣摩,感受小和尚月下关门的境况.最后觉得还是用推字来得妙.于是改为僧推月下门.于是后人用推敲二字比喻在写文章时的字斟句酌.

推敲的意思是什么推敲的故事里面的

这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文是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在僧敲月下门这一句中,一开始作者使用的是僧推月下门,后经反复思考,改用了敲

关于推敲的故事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

古诗《推敲》

原文: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

文学史上的“推敲”故事

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春风又“到”……几个不同的字的斟酌的故事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吧,具体自己查查吧~

推敲 的故事中贾岛觉得什么字比较好

敲,因为敲可以表明他是一个礼貌的人,还可以衬托月夜的宁静,读起来响亮.是韩愈说的.

王安石推敲的故事

本来这首诗的第三句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

文学史上的“推敲”的故事

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轻举一例,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