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光屏上出现什么像时,光屏的位置才能够表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7:31:53
只有当光屏上出现什么像时,光屏的位置才能够表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
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时,不成像但光屏上为什么会出现模糊光斑?来自焦点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为什么会

1、将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透过凸透镜,在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f.2、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中心在同一高度,固定凸透镜

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像

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注:本题凸透镜的焦距是7.5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因蜡烛位于距凸

当蜡烛的像在光屏呈现时,为了使这个像移到光屏的中心,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

抓住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实像是倒立的,这就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所以如果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让像向右下移,而要让像

小亮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为20cm时,在光屏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u>2f,即2f<30cm,解得:f<15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2f>u>f,即f<20cm<2f,解得:10cm<f<20cm;∵光屏上不成像,∴u≤f,即f

光屏距离凸透镜16厘米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得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6是像距,不是物距,物距大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而小于它的2倍焦距则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16大于两倍焦距,即焦距小于8,只有A)我是初一的,刚学完,我是科学课代表,前面两位和我最初错的一样再问:

当出现沙尘暴时,应做些什么?

不要出门注意人身安全,应尽可能远离高大的建筑物,不要在广告牌下、树下行走或逗留.遇见强沙尘暴天气时,在路上的司机朋友不要赶路,应把车停在低洼处,等到狂风过后再行驶.随时带口罩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的特点是【

该像的特点是【】D.缩小的实像因为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像是缩小的,因为物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所以是实像.

凸透镜 的 焦距 是 15厘米 当 物体 置于 透镜 25厘米时 在 透镜 的 另一侧 移动 光屏 光屏可 得到 什么像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几道科学题目,(1).若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A点时,移动光屏,光屏上又一次出现了一个像,这个像一定是_

(1).若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A点时,移动光屏,光屏上又一次出现了一个像,这个像一定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填像的性质).(2).若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B点时,移动光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8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

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8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所以v=18cm>2f,解得f<9cm,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B.故选B.再问:为什么?求详解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将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调节到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时,发现光屏上的像比较小,为

要想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实像变大,就要使物体靠近凸透镜,减小物距;由于物距的减小,导致了像距的变大,所以要同时使光屏远离凸透镜.①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 ②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故答案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在光具座的15、50、70刻度线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烛焰像、求凸透镜焦距范

U=50-15=35厘米时成V=70-50=20厘米,V小于U时是缩小的像,那么此时U>2f,f<v<2f,即35cm>2f,f<17.5cm,同时f<20cm<2f,10cm<f<20cm,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