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中山桌上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有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铜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19:05:14
如图所示中山桌上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有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铜球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

整体F-u(M+m)g=(M+m)aa=F/M+m-ug对M,FmM-umg=ma代入加速度,可得FmM=MF/M+m与有无摩擦无关再问:还是不太明白,能不能每一步都配上文字说明?再答:对M、m的整体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 )

c甲有两根绳子承担物重,乙有三根,所以乙省力,而甲乙都只多余的把一个动滑轮拽了上来,所以效率相同.!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C分析:省力与否自已应能判断乙图Yita=W有/W总=Gh/Fss=3h=Gh/3Fh=G/3F3F=G+G滑甲图同样Yita=Gh/Fss=2h此时2F=G+G滑=G/G+G滑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为了使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同,下列做法中可能做

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ρ甲a3ga2=ρ乙b2gb2化简得:ρ甲a=ρ乙b,则ρ甲<ρ乙;由S甲>S乙,可知F甲>F乙,A、因两物体都是实心正方体,沿水

在桌上依次排列11个相同的杯子,开口向上摆放,如果每次把其中两个翻转过来,那么经过若干次这11个杯子都

杯口不能向下,每次翻动两个(每次不同),从会有剩下,再翻,还是一样,所以,杯口不能向上

如图所示,把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投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则(  )

A、因为乙球悬浮在水中,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等于1.0×103千克/米3,故A正确;B、由于甲球漂浮在水中,甲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于乙球悬浮在水中,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n(G物+G轮),n1=2,n2=3,∴绳子受的拉力:F1=12(G物+G轮),F2=13(G物+G轮),∴F1≠F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

实验桌上有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一只量筒,水,两个相同的烧杯,细线,小石块,滴管.请你完成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

要知道两个量1体积2质量1体积:将一烧杯加满水将石头放到此烧杯中,水溢到另一个烧杯里,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2质量:将空烧杯和石头放在天平的一侧,将另一个空桡杯放在另一侧,并向用量筒向其内注水,直到天平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是有两段绳子在拉重物,故F=12(G动+G物);乙图有三段绳子在拉重物,故F=13(G动+G物).所以两个滑轮组的省力程度不同,甲组费力.(2)因为两图的动滑轮和绳子是完全相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体积不同液体,..

因为漂浮,二者所受浮力相等,D错,再根据密度计浸入深度,可得乙的密度大,所以AB错,所以选C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的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示可知,h甲>h乙,∴由p=ρgh可知,ρ甲<ρ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相等,由图示可知,S甲>S乙,p=FS=GS,∴由G=F=pS可知,G甲>G乙,故ABC错误,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这两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

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使用甲滑轮组所做的总功等于使用乙滑轮组所做的总功;甲滑轮组的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效率原因:1:W总=W有+W额外W有=G物hW额外=G动h(G动是动滑轮重力)(G物+G动)

如图所示,甲、乙、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面表面的压强相同

甲对水平表面的压力F甲=P甲*S甲,乙对水平表面的压力F乙=P乙*S乙,开始二者对水平表面压强相同,即P甲=P乙,得F甲/F乙=S甲/S乙,则F甲=F乙*S甲/S乙根据图示,S甲>S乙,所以F甲>F乙

桌上放着一道算术题,89+69+6_+_8+88,甲乙两位同学面对面坐在桌子两侧,但他们计算这道题的结果恰好相同,则两个

89+69+69+68+88=88+89+69+69+68把头倒过来看89变成6869变成696_变成_9_8变成8_88变成88对面同学看到的686988原式中都有对面同学看见的_98_就应该是原式

甲乙两个长度相同的滑道,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分别进入甲乙两个滑道,如图所示,若不计滑道的摩擦,通

在凸形滑道运动的物体,在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要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速度小于初速度;在下落过程中不计滑道的摩擦,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再全部转化为动能,速度等于初速度;在凹形滑道运动的物体,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