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河底沉有一体积为0.5的圆筒将绳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05:43:57
如图所示河底沉有一体积为0.5的圆筒将绳子
(2014•常熟市二模)如图所示,体积为100cm3,重0.5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如

(1)∵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0.5N,(2)∵木块在水中漂浮,∴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加入食盐前后,自重G不变,∴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答案为:0.5;不变.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求几何体的体积为?

下面是个长方体,底边是正方形,边长为2,高为4,所以体积为:16上面是个球,半径为1,所以体积为:4兀/3所以总体积为16十4兀/3再答:加油再问:刚刚才学的@_@

体积为2立方米,密度为2.6*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的古代石像沉在河底,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缓慢提升,

1.重力G=m*g=(密度)*V(体积)*g=2600*2*10=52000(N)2.浮力F1=(液体密度)*V(体积)*g=1000*2*10=20000(N)3.缓缓提升可视为匀速运动,即石像处于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

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一条侧和底面垂直,且这条侧棱长是2,∴四棱锥的体积是13×12×2=23故答案为:23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体积为

会本题是缺了一个角D-ABC的长方体的剩余部分体积是1*1*2-1/3*1/2*1*1*2=5/3再问:答案都没有啊再答:会本题是缺了两个角D-ABC与N-MBC的长方体的剩余部分体积是1*1*2-1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球的密度比为

由题意可知,V相等.天平上得到m甲:m乙=2:1P=m/v,所以密度之比为2:1不知道对不对.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两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1的圆柱加一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4的圆柱2*π*2*2*1+π*1*1*4=12*π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

画出原物图的话应该是一个圆锥体中间割开一半的样子那么用的方法应该是算扇形面积+底面半个圆的面积+圆锥体中间割开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和算圆柱体的体积乘以三分之一再除以一半、该公式是初中的公式,我不记得了.你

一个半圆形桥洞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直径AB是河底线,弦CD是水位线,CD∥AB,且CD=16m,OE⊥CD于点E.已

(1)∵OE⊥CD于E,CD=16,∴ED=12CD=8.在Rt△DOE中,∵sin∠DOE=EDOD=45,∴OD=10(m);(2)在Rt△DOE中,OE=OD2−ED2=102−82=6(m),

一个铁球的体积为0.2立方分米,将它用一根细绳与一木块连接一起,如图所示,木块密度为0.5*10^3KG/立方米,体积是

图呢?解(1):因为木块密度0.5*10^3KG/立方米,当:重力=浮力,木块浸入水中2.5立方分米,而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立方分米,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0.5立方分*0.5*10^3KG

一根绳子能承受9800N的拉力,现有一个质量为1700KG,体积为1m的三次方的物体沉入河底,能否用这根绳子把物体

你的题目所问的问题是错的,应是问“物体露出水面面多大体积时,绳子被拉断?”(不是“面积”).F承=9800牛,m=1700千克,V=1立方米,ρ水=1*10^3千克/立方米分析:物体的重力是 G=mg

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A打捞上来,物体A的密度为9.0×103Kg/m3,体积为100dm3.在

(1)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00kg/m³×10N/kg×0.1m³=1000N(2)拉力F做的:W总=FS=5000N×(2m×2)=20000J拉力F的功率:

有一空气泡从温度是15℃的河底上升到温度是27℃的河面,其体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问河水的深度是多少(设大气压强为1.0*

河底:p1,T1=288K,V1河面:p0,T2=300K,V2=2V1p1V1/T1=p0V2/T2p1*V1/288=1.0*10^5*2V1/300p1=1.92*10^5Pap1-p0=ρgh

体积为3立方米,密度为2.6x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的古代石像沉在河底,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缓慢提升

ρ石像=2.6x10³kg/m³V=3m³ρ水=1x10³kg/m³g=10N/kgs=4m(1)∵ρ=m/VG=mg∴m=ρV∴G=mg=ρ石像*V

(2012•柳州)如图所示,两个相同容器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20cm3,密度为0.5×103kg/m3的木块漂浮在水

A、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浮=G,因此ρ水gV排=ρ木gV木,则ρ水V排=ρ木V木=1.0×103kg/m3×V排=0.5×103kg/m3×V木,得:V排V物=12,所以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也是木块体积

河底沉有一体积为0.5m3的圆筒,将绳子一端系在河堤上,使绳子绕过圆 筒,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使圆筒沿河沿滚动上升,人用

这个题目作为竞赛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我把这个圆筒放大,画出力的示意图.不难看出它相当于一个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省力一半.W总=F动*S1=250*S1W有=F阻*S2=mg/2*S2由机械效

体积为2m3、密度为2.6×103kg/m3的古代石像沉在河底,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缓慢提升,如图所示,在没有将石像

(1)石像的质量m=ρv=2.6×103 kg/m3×2m3=5.2×103kg;则物体的重力G=mg=5.2×103kg×10N/kg=5.2×104N;(2)石像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ρg

将重G牛的均匀木桩一端钉入河底,l另一端露出水面,露出部分体积为v立方米,当河水淹没木桩时,则木桩

D再问:请说明理由,谢谢!再答:浮力是上下表面液体的压力差产生的现在木桩一端钉入河底下端就不受水向上的压力所以就不受浮力再问:下端就不受水向上的压力,那么上端受不受水向上的压力呢?是不是钉入河底就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