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21:05:11
山中
山中访友 点击

1、自己查2、书上找3、书上找4、D5、(拟人)(比喻)(对偶)自己随便抄两句6、姐姐妹妹大嫂大哥爷爷弟弟小弟弟表现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7、它把无私奉献它历史悠久

古诗 山中访友

应该说没有题目为《山中访友》的古诗.《山中访友》应是一篇散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杰作.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简略,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

山中访友答案

1、这句话用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写我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这样写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

山中访友,访谁呢?

所谓“山中访友”,首先是作者的孤独之旅,他说:“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踏幽径,入幽谷,入访者成了“幽人”.苏东坡词“时见幽人独

山中访友品词析句

请问词语和句子呢?再问:德高望重再答: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值得尊敬。

《山中避雨》解词

①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②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③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④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

山中避雨介绍

《山中避雨》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佳作,闪烁着多种美的光彩.从不同的角度阅读,会体验到不同的美.  体验情感:一波三折的情感起伏  我们可以先整体感知一下文章,梳理其行文的脉络.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

山中避雨能分几段

分为3段:一:(1~2)写我和两个女孩在山中遇雨二:(3~4)写我借琴和学琴的经历三:(5)写了胡琴的好处,和与三家村里的青年依依惜别还有,我读初一,我教过这个课文

山中 王维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鉴赏  此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荆溪”发源于秦岭山中,流至长安东北汇入灞水.诗人的别墅也在秦岭

"山中访友"友指谁

友指的是古桥树林山泉云雀悬崖溪流白云瀑布

山中访友要背哪两首诗?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模仿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满天的朝霞握了握手,碰了碰头.清晨,好清爽!  我一个人走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这是通往花园的路.我要去那里拜访我的老朋友们.  那一棵树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树,你挺拔的站着是在

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山中访友》作者?

李汉荣,李汉荣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散文佳作入选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多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

山中送别诗意

在山中送别了你,太阳落山时把柴门掩上.春草年年转绿,不知你能不能回来.求采纳.

《山中访友》

解题思路:见“解答过程”。解题过程:答:《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文题的意思是到大自然中欣赏各种自然的景物。最终答案:略

山中访友命题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

山中访友原文

山中访友李汉荣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

山中访友形近字组词

邀(邀请)激(激动)俯(俯下)府(政府)瀑(瀑布)爆(爆破)峭(峭壁)悄(悄然)躯(身躯)驱(驱赶)岖(崎岖)津(天津)律(规律)蕴(蕴藏)蕰(蕰藻)侠(侠客)狭(狭长)峡(三峡)ps:够了吧

山中问答全文

.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