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商用资本劳动生产产品生产函数为240l 24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2 23:16:08
某厂商用资本劳动生产产品生产函数为240l 24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K,又知劳动L的价格w=2,资本K的价格r=3.试问:若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为9000

lingxiaoqin123,你好:据推测,你是要找,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要用多少资本或者劳动吧?首先根据等边际原理.MPL/w=MPK/r推出K=L/3,代入,得L=30.K=10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摘要】公有制要求公平,从而实行按劳分配;而市场条件下要讲求经济效率,不得不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效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共

1.某国去年甲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全年的产品数量是100万件.假定第二年某企业劳动生

选C.货币贬值了20%,意味着贬值后的100元只相当于贬值前的80元.去年甲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第二年货币贬值后,甲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变为:10÷(1-20%)=12.5(

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量,则MRTSLK

MRTSLK=-△K/-△L因为每一点的技术替代率要相等所以L增加的产量要与K损失的产量相等即3他们的比是负值所以是-3同样在学西经微观共勉~

已知某厂商产品生产的总成本函数为TC=Q3-4Q2+100Q+70,求:总可变成本函数TVC、平均成本函数A C

TVC=TC-70.因为总成本=总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显然本式中,永远不变的就是70,那么它就是固定成本,所以TVC=Q3-4Q2+100QAVC=TVC/Q我想你说的应该是平均可变成本吧,那个式子是

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160+30+40)-200=期末余额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的话.期初余额为20期初余额为50万元的话,期末余额为80期末生产成

某行业中许多企业都生产同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因为消费者可以轻易从另外的厂商买到代用品,所以不一定要从任意一个厂商购买产品.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K ,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劳动的价格为W=2,资本的价格为R=1.求:当成本C=3000

由题意可知,C=2L+K,Q=L2/3K1/3为了实现最大产量:MPL/MPK=W/r=2.当C=3000时,得.L=K=1000.Q=1000.(2).同理可得.800=L2/3K1/3.2K/L=

假定某厂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既定,短期生产函数

由已知的短期生产函数:Q=-0.1L^3+6L^2+12L,得MP=dQ/dL=-0.3L^2+12L+12再求MP对L的二阶导,dMP/dL=-0.6L+12①,另①式等于0,求得,L=20即劳动边

3、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0.1L3+6L2+12L

令MPL=0,即-0.3L2+12L+12=0.解得L约=41或1.对Q求L的二阶导数=-0.6L+12,将L=41代入结果小于零,因此为最大值,将L=1代入结果大于零,因此为最小值.再问:能问下,我

生产函数均衡值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3L1/3K2/3,劳动的价格为5,资本的价格为2.求:(L后为三分之一次方,K

算出来不是整数啊,一般这种题结果都会是L=K的,这样容易算些这道题算出来K=5L结果肯定是带根号的L=3000除以5的三分之二次方

微观经济学: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当资本投入量时资本的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为

1.利润最大化pai=pq-pl*l-pk*k=p*0.5L^(1/3)K^(2/3)-5l-500k(p为产品价格),利润最大化求一阶导数,pail'=0,paik'=0,两式移项后相除得到:L=5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Q=-L^2+24L^2+240L, 其中Q为日产量,L为日劳动小时数

你是不是打错了第一个是L的3次方吧最佳雇佣量应该是12AP=MP时取到最佳值详细情况你可以去看西方经济学(宏观)教材里面讲解的很清楚再问:题目写错了应为: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Q=-L^3+24L^2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的三分之一次方*K的二分之三次方 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短期成本论问题.(1)因为Q=0.5L^(1/3)K^(2/3)K不变恒为50带入上式即可得L和Q的关系即Q=0.5L^(1/3)50^(2/3)(2)又有成本函数C=wL+rK,其中w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的三分之一次方*K的二分之三次方,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短期成本论问题.(1)因为Q=0.5L^(1/3)K^(2/3)K不变恒为50带入上式即可得L和Q的关系即Q=0.5L^(1/3)50^(2/3)(2)又有成本函数C=wL+rK,其中w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3+6L2

固定成本既定,那就不管了.利润=销售额-成本=单价*数量-人均工资*雇佣人数=30*Q-360*L=30*(-0.1L3+6L2+12L)-360*L=-3L3+180L2然后求一阶倒数=9L2-36

下列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a.土地 b.劳动c.资本d.生产工具()

d,劳动工具不属于生产要素.所谓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

考研微观经济学:某行业由1个大厂商和5个小厂商组成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

首先;这题不是完全竞争市场,是寡头市场本题是价格领导者模型.(寡头市场一般还研究古诺模型[又叫联合定产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微齐模型)下面我把解题思路说给你:1,先求小厂商供给曲线2,求大厂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