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蜡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23:19:11
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蜡烛
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刘强同学在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蜡烛B.将蜡烛B移到某

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好像被点燃似的,这样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从而说明了物像大小相等.故答案为:物像大小相等.

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安装好蜡烛,凸透镜与光屏,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只能在屏的边缘上看到一个残缺的像

原因是烛光、透镜、光屏没有在一条直线上.(我做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结果一看蜡烛是歪的)如果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完整的像,根据下面的表进行调整f为焦点物距(u)像距(v)像的情况u>2ff

同学说做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二倍焦距以外时(足够距离)蜡烛向透镜移动,所成的像先变大后边小.请问为什么?(一直在二倍焦

在二倍焦距以后,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且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蜡烛向透镜移动(在二倍焦距以外)像是逐渐变大的.如果他看到像后来变小,是不是当时的蜡烛火焰变很小他没留意到而只是一真盯着像看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把蜡烛放在距离透镜12cm的地方,在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像,则下列

由题意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6cm,像距20cm,即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f<12cm<2f,

某同学做实验,因不小心把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应先______,再______.

用布擦拭,再用水洗.冲过后涂少量的苏打水或者肥皂(因为浓硫酸遇水会大量放热,容易引起烫伤)

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但忘了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而是在0.2g处,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在0.2g处,现在的零刻度是在0.2刻度处,称量时没有移动游码,所以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为:m=10g+5g=15g.故选C.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

B做这种题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不同,ACD都是说可燃物温度降低了(或说热量被金属丝吸收了,一个意思),只有B说温度升高了(只有可燃物温度降低才会让周围空气温度降低),那么答案就是B了.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导出,使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焰很快就熄灭了.来自大科学团队再问:你解释的好像是第一个问,第二个问也没有关系到蜡烛,为什么填蜡烛熄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

答:光屏上不能发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有:(1)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蜡烛正好放在一倍焦距上,不能成像;(3)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像未成在光屏上;(4)光具座太短,小于

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

当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f,v>2f,当两者相互调换后,u>2f,f<v2f,由于凸透镜成像是可逆的,所以根据此时条件判断,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接着他移动凸透镜位置,使蜡烛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

①凸透镜成像时,光屏、凸透镜、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②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光具座的长度至少为凸透镜焦距的4倍,如果光具座的长度过短,像在光具座之外,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答案为:光屏

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

错误,测出物距后,不r因该去移动凸透镜,而应该去移动光屏,然后再记录像的大t小h,正倒和虚实\x0d2011-10-288:29:10

科学试卷上的题,某同学做实验,不小心把硫酸撒到手上应该先干什么,在干什么

正确方法是:先用干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朗朗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把平面镜向蜡烛移近了10cm,则第

如图所示: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A点,距离平面50cm处,则像距离平面镜也是50cm;当把平面镜向蜡烛移近了10cm,则蜡烛距离平面镜为40cm,则像距离平面镜也是40cm,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

火焰熄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因为不可能是没有氧气),C对B错,温度降低的原因是金属丝导热将火焰的热量传递到外面,A对,预先给金属丝加热,那么金属丝内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时间会延长,蜡烛不会很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