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在纯水中浓度1mmol L,Na离子.CO3离子各有多少mg L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2:03:29
碳酸钠在纯水中浓度1mmol L,Na离子.CO3离子各有多少mg L
纯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则一定是中性吗

是,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的浓度相同,则说明只有水电离出它们,其它物质的电离没有影响到它们的电离,从而可以确定没有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所以此溶液一定中性.

水的电离抑制某溶液在25℃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为1X10^-12mol/L,答案的解析是25℃纯水中c(H+)=c

这种题目实际上非常无聊的,说是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为x,也就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实际上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多少,因此具有以下可能:1)水电离受到抑制,这种情况下是加入了酸或者碱,使得水中的离子浓度“大

“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 在常温下其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浓度乘积都是1乘10的负14次方”这...

要考虑温度必须是室温下您所述句子中已经说了是常温下也就是25℃温度升高能给破坏化学键变成离子提供能量所以H+和OH-的浓度都增高离子积常数也会大于10^-14温度降低反之

7.若一杯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为(1/2)+10的负7次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

H+*OH=10^-1410^-14/[(1/2)+10的负7次mol/L]=2*10的负7次mol/L答案应该是A

纯水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7),即10的负七次方,即1/10000000

在含有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这个题目考察的是有关弱酸根水解的问题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存在以下反映:Na2CO3=2Na++CO32-NaHCO3=Na++HCO3-CO32-+H+=(可逆)HCO3-HCO3-+H+=

在25毫升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25毫升盐酸,PH怎样?

因为C和V相同,所以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相等.1.Na2CO3+HCl=NaCl+NaHCO3;NaCl显中性,NaHCO3显碱性,所以PH>72.NaAc+HCl=NaCl+HAc;NaCl显中性,H

纯水中氢氧化钠浓度与溶液电导率的关系

氢氧化钠浓度越大,导电率越大.因为溶液的导电是自由移动离子定向移动的结果,所以,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率越大.

纯水中的氢离子浓度是多少?

常温下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7mol/L

1mol 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大于0.1NA?

CO32-+H2O=HCO3-+OH-1个1个1个由于碳酸根的水解作用,阴离子会有一个变两个.所以阴离子的数目会比计算值大些.

等体积等浓度碳酸钠和盐酸在溶液中为什么ph大于七

如果是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盐酸,则理论上讲是生成碳酸氢钠,是不会有气体的,但是由于所加部位的盐酸,短时间内量足够,所以会有部分继续反应生成气体.所以气体产生,生成的盐除了有氯化钠主要还有碳酸氢钠,而

为什么AgCl在1mol/L HCl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因为氯化银可以溶解于过量的CI-离子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反应如下:AgCI+HCI=[AgCI2]-+H+

纯水中加酸,H+浓度怎样变化

反渗透产水由于反渗透膜的特性,本身产水偏酸性,加入酸后,H+离子浓度继续增加,PH值继续降低.

纯水中,氢离子的浓度一定等于氢氧根浓度吗

当然相等了,因为纯水中H+和OH-都是由H2O电离产生的,H2O===H++OH-每产生一个H+必然同时产生一个OH-另外纯水中只有H+和OH-两种离子,根据正负电荷相等也可以得出H+和OH-的浓度一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如何?

碳酸钠:Na+>CO3*2->OH->H+>HCO3-碳酸氢钠:Na+>HCO3->OH->H+>CO3*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排序

是高中问题,还是大学问题?高中的话:主要考水解后的离子问题.碳酸钠:钠》碳酸根》氢氧根》碳酸氢根》氢离子碳酸氢钠:钠》碳酸氢根》碳酸根》氢氧根》氢离子

浓度相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中阴离子总数

(1)首先五种溶液都是碱性的,谁自身的碱性弱,谁的浓度就高.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浓度最低.其他都是弱酸强碱盐,要看酸根对应的酸,那个酸的酸性强,其盐的碱性就弱.乙酸显然最强,所以乙酸钠碱性最弱,所以浓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比较】在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的浓度谁大?

HCO3->H+H2CO3>H+在碱性溶液中,H+的量往往都很少.很高兴为您解答再问:能有分析过程吗再答:CO32-+H2O=HCO3-+OH-HCO3-的浓度和水解生成OH-浓度相等,碳

纯水 升温 氢离子浓度

纯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反应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同程度增加,因为反应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