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3向量PA=4向量PC=M向量AB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11:17:59
设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3向量PA=4向量PC=M向量AB
设G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BC|*向量GA+|CA|*向量GB+|AB|*向量GC=0向量,则G是三角形AB

根据下面可以得到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已学完三角形和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SAS,ASA,AAS,HL.并且还知道三角形有5个心:重心,垂心,内心,外心,旁心.及其他们的定理:例如重心,三角形的三

若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垂直平面ABC,平面PAC垂直平面PBC,求证BC垂直AC.

在平面PAC中作AD垂直PC于D.根据已知平面PAC垂直平面PBC,故AD垂直面PBC,又BC在平面PBC内所以AD垂直BC,又PA垂直平面ABC,且BC在平面PBC内所以PA垂直BC,又PA与AD相

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垂直于平面ABC,平面PAC垂直于平面PBC,求证BC垂直于AC

过A点,做AH垂直PC于点H因为平面PAC垂直于平面PBC,PC为两面交线AH垂直PC,AH在平面PAC内由两面垂直性质,得AH垂直于平面PBC所以AH垂直于BC又PA垂直于平面ABC,所以PA垂直于

在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PA=PB,BC垂直平面PAB,M为PB中点,N为AB上的一点

N点在哪啊? 问下你学过向量没?用向量很简单,没学过我就用计算法.还是直接说计算法吧fj因为面PAB垂直BC,所以面ABC也垂直面PAB又PA=PB,所以P在面ABC上的射影为AB的中点,记为D.又M

如图,设P为长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为AB、PD上的点,且AMMB=DNNP,求证:直线MN∥平面PBC

证明:证法一:过N作NR∥DC交PC于点R,连接RB,依题意得DC−NRNR=DNNP=AMMB=AB−MBMB=DC−MBMB⇒NR=MB.∵NR∥DC∥AB,∴四边形MNRB是平行四边形.∴MN∥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BC>AB,点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三角形ABC的

选C如图所示,作AB的垂直平分线,①△ABC的外心P1为满足条件的一个点,②以点C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P2、P3为满足条件的点,③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P4为满足条件的点,

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bc垂直于平面pab,M为PC的中点,N是AB上一点,且AN=3BN,求证:

证明:取AB中点D,连结PD,则结合PA=PB有PD⊥AB,(以下为向量运算)AB·MN=AB·(1/4BA-1/2(BP+BC))=1/2AB·(1/2BA-BP)=1/2AB·PD=0,即AB⊥M

设P为长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为AB,PD上的点,且AB/MB=DN/NP求证MN平行平面PBC

证明:在DC上找点Q,使得DC/QC=AB/MB=DN/NP则由比例关系易得三角形DQN相似于三角形DCP,所以(1)QN//CP由比例关系得:(2)MQ//BC由(1)(2)得面PBC//面NMQ,

设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BAC为指教.求证

证明:过点P作PQ⊥面ABC则Q点即为P点在面ABC上的射影∵PA=PB=PC∴根据三垂线定理得:AQ=BQ=CQ故Q是三角形ABC得中心∵∠BCA=90°∴Q点必为BC边的中点∵PQ∈面ABC∴根据

设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三角形ABC各顶点的距离相等,且p到三角形ABC各边的距离相等.

作两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两线交于一点,过此点作三角型所在的平面的垂线,所得线上平面外的点均是所求点.

设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三角形ABC各顶点的距离相等,且p到三角形ABC各边的距离相等

分析:过P作PQ⊥面ABC于Q,则Q为P在面ABC的投影,因为P到A,B,C的距离相等,所以有QA=QB=QC,即Q为三角形ABC的外心,Q到三角形ABC各边的距离相等,即Q为三角形ABC的外心,所以

设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和A,B,C的距离相等,角BAC为直角

过P作PQ⊥面ABC于Q,则Q为P在面ABC的投影,因为P到A,B,C的距离相等,所以有QA=QB=QC,即Q为三角形ABC的中心,因为角BAC为直,所以Q在线段BC上,所以在面PCB上有线段PQ⊥平

直线与平面垂直在三角形ABC所在的平面外有一点P,PA=PB,BC垂直于平面PAB,M为PC的中点,N为AB上的一点,且

高二是吧,那么把BC当作Y轴,BA当作X轴,过B点且垂直于ABC的直线为Z轴建立坐标系.用向量证明吧,应该挺简单...提示下就够了吧.要自己动手啊~那三垂线定理学过没?高一有涉及.不会先看看http:

设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向量AP=1/5向量AB+2/5向量AC,则三角形ABP与三角形ABC的面积之比是多

这样吧,设A在(0,0),B在(a,0),C在x轴上方令AB=a,AC=b,|AP|=l,角BCA=角A,于是有向量AC=b(cosA+i*sinA)于是l=1/5*AB+2/5*AC=1/5*a+2

若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B=PC,则P射影的位置

可以过点P做PQ⊥平面ABC,交平面ABC于Q,连接BQ、CQ,取BC中点F,连接PF、FQ,因为PB=PC,所以可以证出△PBQ全等于△PCQ、FP垂直平分BC,所以BQ=CQ,F是BC中点所以FQ

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

(1)思路:欲证明PC⊥平面ABD,即证明PC⊥AD   PC⊥BD  即可  在△ACP中,AC=AP AD 

设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向量AP=2/3向量AB+1/3向量AC,则三角形ABP与三角形ABC的面积之比是多

AP=(2/3)AB+(1/3)ACAP=AB-(1/3)AB+(1/3)ACAP-AB=(1/3)(AC-AB)BP=(1/3)BC,从而P在BC上,且P是BC的一个靠近B点的三等分点,所以三角形A

设p是等边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使三角形ABP,三角形BCP,三角形ACP都是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P点有几个?

MS是10个··一个是三角形的中心··三个是在△三条边上做三个等边△··在AC的中垂线上做BP=AC,可以上面一个下面一个这样一条边有2个三边有6个

设O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P为平面上的动点,且满足(向量OP-向量OA)*(向量AB-向量AC)=0

(向量OP-向量OA)=向量AP(向量AB-向量AC)=向量CB因为向量AP×向量BC=0所以AP垂直于BC所以P点轨迹过三角形的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