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马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4:20:37
郑和的马船
骡子和马的区别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后生下来的.而且骡子不能繁衍后代.(生殖隔离的结果)骡子继承了驴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耳朵,.这方面和马就不一样了.

郑和的探险故事

永乐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

马的典故和来历

王亥驯马  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

和船有关的成语

刻舟求剑破釜沉舟同舟共济

郑和远航的事

郑和七下西洋是明初“礼治”外交的伟大实践今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按照明代的地理概念,以婆罗洲文莱为分界,以东称东洋,以西叫西洋.明初推行“礼治”外交,力图构建以“天朝”为中心的“封贡”

成吉思汗和秦始皇和郑成功和唐太宗和汉武帝的排序

秦始皇秦朝汉武帝西汉唐太宗唐朝成吉思汗元朝郑成功明朝

驴和马的关系?

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主供使役,役用价值高于马、驴.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简称骡;由公马和母驴生的杂种为驴骡,又称駃騠.骡和驴骡都无繁殖力,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

郑和探险的故事

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

郑和下西洋的船是什么动力的

都是大帆船,风力.帆船逆风是可以前进的,特别是欧洲的大帆船上有些种类的帆就是专门逆风时用的,至于说到大海上拉纤那才叫神奇呢.

郑和的故事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但是郑和这个人终始就是一个谜.一个生在云南的穆斯林的小孩子怎会来到万仞高墙之内的皇宫?在明初那样复杂的政局之中,一个宦官怎么会受到皇帝的青睐脱颖而出?成就郑

马和鹿的叫声

应该是嘶嘶sī(1)牲畜鸣叫.亦特指马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的鸣叫声[neigh]嘶,马鸣也.――《玉篇》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又如:嘶风(马迎风嘶叫);嘶号(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郑和船队的造船、航海、通讯技术1、大号宝船.据马欢《瀛涯胜览》卷首记载:“宝舡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明代一尺,相当于0.311米,所以大号宝船折合公制

郑和远航的意义

1,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2,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3,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

郑和的名人名言

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马的歇后语和解释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马背上打电话——奇闻.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补充: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马长犄角骡下驹—

马和驴的不同 马和牛的相同

马和驴是两种动物.杂交以后能生下骡子马形体大,善于奔跑,可以骑乘,也可以用来驮东西.价值高.驴一般作为家畜饲养,形体比马小,可以骑乘,但是不善于奔跑.适合干一些强度大,但不需要速度的活.从外型上看,马

《马和驴》的故事

《马和驴》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的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

《马和驴》的寓意

《马和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本该互相帮助,否则伙伴倒地身亡,担子就会加在自己身上.穷人就像是寓言中不堪重负的驴,富人则像是负担很轻的马.如果富人不及时帮助一下穷人,那么穷人即使不会像寓言中的驴一样累

郑和的简介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

航海家郑和的故事

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姚广孝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朱棣开元登基后,为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