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的下一句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5 13:02:50
重于泰山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原指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人固有一死人固有一死,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整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注释: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或:有的人于:比相比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也

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

1、司马迁汉朝的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祸从天降,遭“李陵之祸”的株连,被迫辍笔,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究天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于的意思是什么

回答共9条本来.比.~O(∩_∩)O回答者:哓声说话|七级|2011-3-2418:42|检举固:本来于:表比较回答者:黑乎乎了了|三级|2011-3-2418:43|检举固:本来,原本就.于:比,表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是谁说的?原句是什么?

回家看看狗狗: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一句名言.原句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部著作的体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史记》的体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史记》的内容:从传说中的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人总会死的,但死后是让人怀念,还是让人唾弃,还得看你生时的表现.所以人生在世要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用的人、高尚的人!

请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解释是什么.

人总是要死的,可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而有的人的死却比鸿毛还轻.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什么?

原来的意思?原文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原句是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跪求采纳,日子不好过

谁的死重于泰山,为什么

原句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因替一位投降匈奴的将军,得罪汉武帝,汉武帝把正在写《史记》的他关押使用酷刑时说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是说人在有生之年干一番事业,就比泰山重..

什么人死的重于泰山

灵魂比泰山还重的人死的时候重于泰山.哈哈

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人

死的轻于鸿毛的人:现代:汪精卫,周佛海、李士群.古代:子都、庆父、张邦昌.死的重于泰山的人:现代:张自忠、左权、邓稼先.古代:张巡、颜真卿、于谦.

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

太多了吧!只要是死的有价值的人他们的死都算重于泰山而且,这个价值不能按所谓的社会价值计算也可以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能入选那些为国为民而死的屈原,黄继光,杨靖宇,任长霞等就不用说了见义勇为而牺牲的也算

什么样的死重于泰山?

张思德.“人或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毛主席在悼念张思德的追悼会上面就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岳飞:他一生忠心报国,不料惨遭秦桧的迫害含冤而死.岳飞小时候她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刻了

城门失火,重于泰山,失之毫厘,人无远虑的后半句分别是什么?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 阅读

1.体现张思德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2.起因:下着雨,张思德挖炭窑,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在小窑洞里用小镢头修整窑壁.经过:由于下雨,窑顶坍塌,张思德被埋,同志们急忙抢救结果:由于受伤过重,张思德壮烈牺牲上

重于泰山是什么死

张思德.“人或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毛主席在悼念张思德的追悼会上面就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岳飞:他一生忠心报国,不料惨遭秦桧的迫害含冤而死.岳飞小时候她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刻了

哪些人死的重于泰山

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死的,近代的太多了,你可以找找各种革命先烈,都是.古代的有文天祥、岳飞、屈原、史可法等等总而言之都是些英雄,高尚的人.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这类的英雄形象坚持自己的理念,死得有价值就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