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18:36:55
陶行知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简记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详细为: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3、

陶行知的文章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

陶行知教育思想 评论

陶行知  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

陶行知的事迹

基本信息  姓名:陶行知性别:男  笔名:英文名:  生日:1891年--月--日星座:--  血型:--宗教信仰:--  籍贯:国家:中国大陆省:安徽市:--  当前所在地:国家:中国大陆省:--市

陶行知的教育观点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爱满天下···你用这几个去搜出来的全是了~~

陶行知简介70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的生平事迹

陶行知先生祖籍浙江绍兴,1891年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6岁蒙馆,14岁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  1910年靠教会资助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

关于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陶行知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陶行知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介绍

姓名:陶行知  原名:陶文睿  乳名:和尚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

陶行知的简介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

陶行知是谁啊急求,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

陶行知的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2、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

陶行知的平生事迹

陶行知生平:1891年10月18日(农历9月16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1908年17岁:赴杭州拟入广济医学堂学医,因不满学堂对非基督教徒的歧视,三天后愤而退学.1911年20岁:辛亥革命爆发

形容陶行知的成语

一代忠师桃李满园春风化雨一表人才

陶行知的名言名句

陶行知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陶行知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陶行知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的名言?

陶行知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陶行知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陶行知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 的名言

陶行知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陶行知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陶行知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篇】1、教育是立国之本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

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

什么的陶行知

他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他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