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明朝期间,郑和的船队回国时带来了一些“麒麟”,那“麒麟”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4 05:25:08
明朝期间,郑和的船队回国时带来了一些“麒麟”,那“麒麟”是什么?
明朝期间,郑和的船队回国时带来了一些“麒麟”,那“麒麟”是什么?
麒麟指的是长颈鹿.下图为:明翰林学士沈度麒麟颂画轴
中国自古不出产长颈鹿.六百年前明代的郑和远航世界,史有定论的远达非洲.之所以跑那么远,据说就是为寻找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神兽“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谁也没见过这种古籍中形容为鹿身、牛尾、独角神兽的模样,故一直有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郑和手下的杨敏带回榜葛剌国(今孟加拉)新国王赛弗丁进贡的一只长颈鹿,明朝举国上下为之喧腾.当时的景象就如同沈度的颂诗所形容的“臣民集观,欣喜倍万”,有诗赞曰:“西南之诹,大海之浒,实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红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呜,音协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照其神灵,登于天府.”因为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中国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过吻合,进一步了解后更发现长颈鹿的原产地在东非一带,当地的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Giri),发音与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国人确信长颈鹿就是麒麟.于是郑和的船队第四次下西洋前往西亚后,绕过阿拉伯半岛,首航东非,到了长颈鹿的故乡,时间是永乐十三年.
 
同一年,郑和的船队回到了中国,一同前来的各国使者中,包括了东非的麻林国(其所在地,一说是肯尼亚的马林迪;一说是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西瓦尼;还有一说认为是索马里)使者,他向永乐帝献上了产自本国的长颈鹿.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麻林国第二次向明朝进贡“麒麟”.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一书中就此瑞兽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不难看出,所谓“麒麟”即长颈鹿也.《明史》记载,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榜葛剌国又进贡过一次“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