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道德经 中体现庄子的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的语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3 16:13:30
道德经 中体现庄子的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的语句
不好意思,是《庄子》
道德经 中体现庄子的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的语句
你有没有搞错?《道德经》里体现庄子?
老子的吧: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寂静而没有声音,空虚而没有形体,独立长存而不为任何外力让所改变,周而复始的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把它视为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伟大、天伟大、地伟大、人也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问: 不好意思是《庄子》
再答: 庄子·养生主 【题解】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