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每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区别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3 02:53:58
每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区别有哪些
每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区别有哪些
一、2010年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将2000年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中的13个贸易术语减成了11个;
  《2010 年通则》用两个新术语:DAT 运输终端交货 (…… 指定目的地 )和 DAP 目的地交货 (…… 指定目的地 )代替了《 2000 年通则》中的 DAF 、DES 、DEQ和 DDU 术语.
  DA T和 DAP 术语都规定需在指目的地交货,二者主要区别是:DAT 术语下,卖方承担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交由买方处置的义务;而在DAP术语下只需将货物交由买方处置即可,无须承担将货物从交通工具上卸下的义务.
  D组中只剩下三个术语:DAP[运到]、DAT[运到、卸下]和DDP[运到、卸下、完税].
  二根据使用的运输方式将 将 11 个贸易术语进行分类
  《2010 年通则》没有使用《 2000年通则》那样按组别分类的方式,而是按照适用运输方式不同将11 个贸易术语分为两大类:
  ①适用于任何单一或多种运输方式的术语有 七个:EXW (工厂交货)、 FCA (货交承运人)、 CPT (运费付至)、 CIP( 运费及保险付至 )、DAT (运输终端交货)、 DAP (目的地交货)和 DDP(完税后交货).
  ②只能适用于海上和内陆水运输的术语有 4个:FAS (船边交货) 、FOB (船上交货)、 CFR (成本加运费)和 CIF( 成本、保险费 加运费 ).
  特别提示:虽然《 2010年通则》改变了《 2000 年通则》对贸易术语的分类方式,但是,《2000年通则》 E、F、C、D四组术语下卖方义务从小到大的规律并没有发生变化,在进出口手续办理方面的规定也完全相同
  三《2010 年通则》改变了《 2000 年通则》关于 FOB 、CIF 和 CFR 三个术语以越过船舷为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代之以将货物装运上船 .
  (4)将贸易术语也适用于国内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只在国际销售合同中运用,此种交易的货物运输都需跨越国界.《2010年通则》正式认可所有的贸易术语既可以适用于国际贸易也可以适用于国内交易.
  另外如果使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应在合同中明确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