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直系皖系奉系桂系滇系的实力对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1 04:47:53
直系皖系奉系桂系滇系的实力对比
北洋军阀们的实力 谁比较强
只是感兴趣 也许是挺无聊的一问题 但是本人对历史 军事比较感兴趣
可是对近代史了解太少
本人十分感谢
50分送上 好的话再加分
只是希望能有个满意的答案
直系皖系奉系桂系滇系的实力对比
直系军阀
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人.
其中曹锟在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地盘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1912年9月任直隶都督,次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
直系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918年8月,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徐世昌为总统,取代了冯国璋的职权.次年12月冯病死,曹锟、吴佩孚成为直系首领.他们一面迎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反对皖系军阀武力统一的内战政策;一面利用人民的爱国热情,揭露皖系的媚日卖国行动,赢得了舆论的支持.1920年7月同奉系首领联合发动了直皖战争,在京汉线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等地打败了皖系军队,与奉系一起控制北京政府.
直皖战争后,直奉之间在地盘和权力的分配上,矛盾日益尖锐,导致1922年4月爆发首次直奉战争.双方在北京附近开战,结果奉军战败,退出关外.直系控制北京政权后,仍采用消灭异己势力,推行武力统一的政策.先打起“恢复法统”的旗号,驱逐徐世昌,扶出黎元洪复任总统.继而策动广东的陈炯明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出广东.同时向外地伸张势力,派杨森督川,孙传芳督闽,沈鸿英督粤.1923年吴佩孚制造了屠杀京汉工人的“二七”惨案.6月曹锟在京驱逐黎元洪,10月经贿选窃踞总统职位.直系由此而声名狼藉,财政经济状况也日趋恶化.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孙中山同奉系和皖系势力的反直系“三角同盟”发挥一定的作用.直系内部四分五裂,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酝酿推倒曹锟统治,并同奉军秘密联结.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山海关、热河激战.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吴佩孚腹背受敌,主力被歼灭,率残部仓皇南逃.11月3日,战争结束.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但奉系扶持段祺瑞出台主政.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北京政权实际上被奉系首领张作霖控制.
原属直系的浙江督军孙传芳,为抵制奉系控制长江下游,1925年10月和省长夏超、闽督周荫人发出反奉通电,并组织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派兵进攻上海,沿沪宁路击溃奉军,占领南京、徐州,从此以东南五省首领自居.吴佩孚乘孙传芳反奉机会,到汉口自称苏、浙、鄂、赣、川等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委任萧耀南为鄂军总司令,重新纠集直系势力.至1926年6月北伐战争前夕,吴佩孚拥有兵力约二十万人,占据湖南、湖北、河南和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控制着京汉铁路.孙传芳拥有兵力约二十万人,占据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在工农革命运动支援下,先在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的主力,接着在江西、福建击溃孙传芳军队.不久,直系军队的残部也分别被消灭.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今辽宁省)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汤玉麟、杨宇霆、张宗昌、韩麟春、姜登选等.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等特权.
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奉系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联合,击败皖系军阀段祺瑞,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但是由于直奉两系分赃不均,矛盾逐渐加剧,遂于1922年4 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爆发,奉系战败,撤回关外,宣布“东北自治”.此后,张作霖倚重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等新派军人,编练新式军队,并在日本支持下建立海、空军和兵工厂;并转而联络皖系段祺瑞和国民党孙中三领导下的广东政府,组成反对直系的“三角同盟”.1924年 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奉两军在山海关、热河激战.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直系总统曹锟,吴佩孚兵败南逃.11月,张作霖、冯玉祥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奉系重新控制北京政权后,势力扩张到热河、直隶(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及上海市,与地方军阀产生矛盾.1925年11月,浙江军阀孙传芳联合闽、赣、苏、皖等省军阀将奉军驱逐出江苏、安徽和淞沪地区.奉系与冯玉祥的国民军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同年11月下旬,驻守河北的奉系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策动下率部倒戈,向奉天省会沈阳推进,张作霖得到日本的支持,郭兵败被杀.
1926年初,奉系与直系重新联合,夹击冯玉祥的国民军.同年11月,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作霖组织安国军,自任总司令.1927年4月,奉系当局搜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国民党左派人士.同年6月,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安国军政府.
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逼京、津,张作霖败退出关.由於他未能完全满足日本对满蒙地区的权益要求,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炸死於沈阳近郊的皇姑屯(即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不顾日本的反对,与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於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张学良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东北边防长官.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至此结束.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 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1924年11月,段祺瑞受国民军、奉系、直系余部推举,任“临时执政”,但他已不是作为皖系首领执政,而只是各派军阀争夺权力的缓冲人物.
桂系军阀 西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陆荣廷为首的桂军集团.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主要人物有陈炳琨.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等.
辛亥革命后,陆荣廷先后任广西副都督、都督.1913年又兼任民政长,将省会由桂林迁往南宁,打着“桂人治桂”旗号,独揽广西军政大权. 1916年3月乘护国战争之机,宣告广西独立,并向湖南进军.7月派兵入广东,继而任广东督军.次年陆被北洋政府任命为两广巡阅使,其部属谭浩明、陈炳■分别任广西和广东督军.从此操纵两广军政大权,把桂军扩充到五万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派军事势力.
1917年7月,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时,陆荣廷等桂系军阀一面利用护法名义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派兵入湖南参加护法战争;一面又与吴佩孚等直系势力暗中谋和,并利用政学会分子等国会议员,改组广州护法军政府,排斥孙中山出广东,把持了军政大权.1920年8月驻闽粤军在孙中山号召下,回师广东,到10月下旬,桂军战败退出广东.次年6月,孙中山动员粤、滇、黔、赣各军入桂讨陆.经过两个多月的交战,粤滇各军占领南宁和桂林,陆荣廷逃往上海.1922年陆荣廷的旧部林俊廷、韩彩凤等利用陈炯明叛变的时机,以“自治军”的名义,占据广西的城邑和要地.9月陆荣廷回龙州就任北洋政府任命的“广西边防督办”,次年12月又进南宁就任“督理广西军务”,企图恢复旧桂系的统治.但此时桂系内部分裂加剧.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后,广东革命形势日益发展,广西人民也掀起了反军阀的斗争.驻在梧州一带的桂军首领李宗仁和黄绍竑,接受广州革命政府的领导,分别就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和“定桂军总指挥”的职务,通电讨陆,率部于6月占领南宁和左右江各县.不久陆荣廷再次通电下野,逃离广西.次年沈鸿英部也在桂林等地被击溃.至此,以陆荣廷为首领的桂系军阀统治结束.
旧桂军将领刘震寰曾率部参加驱逐陈炯明,留驻广东境内,并把持了一部分军政和税收大权.1925年同滇军首领杨希闵发动推翻广州革命政府的叛乱,6月中旬被广东革命军队消灭.此后,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为首的桂军长期统治广西,并以这里为据点与蒋介石等争夺统治权,被称为“新桂系”,属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派系之一.
滇系军阀 西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集团,占有云南、贵州两省.滇军源于清末新军第十九镇,辛亥革命后转为维护共和的力量,军权为蔡锷、唐继尧等所掌握.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进北京,唐继尧继任云南都督兼民政长,逐渐掌握滇军的实力和全省的统治权.护国战争后期,唐继尧大量扩充军队,除统治云南,控制贵州外,并把滇军派入四川,占领地盘,掠夺财富. 1917年 4月至 8月间,曾与川军刘存厚部在成都和资阳、内江等地多次发生争夺战.1917年7月,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唐继尧利用“护法”之名,实行扩张,将滇军改组为“靖国军”,自任总司令.12月间同黔军袁祖铭部和川军熊克武部联合,任“川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次年2月所属部队进入成都,再次控制四川.与此同时,陕西、湖南、福建等省部分军事首领,亦以“靖国”相号召,唐继尧俨然以川、滇、黔、鄂、豫、陕、湘、闽八省联军总司令自命,使滇系军阀的声威达到了顶点.
1918年滇系军阀、桂系军阀勾结直系军阀,破坏护法军的北伐计划,并改组广州护法军政府,迫孙中山离广东.1921年2月唐继尧因驻川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倒戈,被迫流落香港.次年春,他收买旧部和云南土匪偷袭并击毙顾品珍,回至昆明重掌军政大权.顾品珍所部滇军大部分在张开儒率领下经贵州入广西,后来由杨希闵带领,入广东参加驱逐陈炯明.但他们抢占地盘,截留税收,压榨人民.最后与唐继尧等军阀勾结,企图夺取广州革命政权.1925年6月发动叛乱,被广东革命军队消灭.
唐继尧回云南后标榜“民治”,欺骗群众,出任省长,还组织“民治党”作为自己的工具;又派兵入贵州,进行军事控制和经济掠夺,并谋求向其他省份扩张.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企图攻占两广地盘,没有得逞.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不断胜利,1927年2月滇军将领龙云、胡若愚、卢汉发动政变,迫使唐继尧交出政权,解散“民治党”,结束了旧滇系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