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小学文言文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11:21:29
小学文言文阅读
小学文言文阅读
不知道你所指的文言文阅读是一篇呢,还是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我先说说小学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的一般用法,不是让学生生硬地记古汉语词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阅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每天说,每天听,就能很容易地学会.说文言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很远了,我们学文言文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对一堂,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诵读时,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记得快,能培养文言的语感.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现代文是从现代汉语写的,所用的词汇和句式在口头上就很熟悉,并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来,体会体会,就能明白意思.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我们虽然通过汉字,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但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弃”只在“放弃”这个词儿里学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纵使高声朗读,甚至死记到能“背诵”的程度,纵使悟性很高的学生,也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读一篇文言作品,对其中词语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没有逐字逐句的弄懂,当这些词语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现时还是不懂.这样的读法,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即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 识字”提供了方便.我之所以强调在诵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那就更好.
(二)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或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自己课内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于一篇的范围之内.
(三)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积累是否落实.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荀子曰:“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出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教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些句子,我们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搞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准确,指词语要翻译得准确,要牢牢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那种只写出句子大意的翻译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翻译要以直译为主,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但是,如果教师每次都指出那些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并予以纠正,要求又很严格,那么,准确规范的翻译是能够逐步做到的.
(四)要适当增加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补充.目前,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尤其放在散文的阅读上,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文言文的课外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不去阅读文言作品,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某一文言材料学懂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也容易退步,结果是劳而无功.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如果我们规定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占整个课外阅读量的10%至20%,用这个数量标准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注重积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