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曹操是不是个坏人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5 04:03:40
曹操是不是个坏人呢?
曹操是不是个坏人呢?
问一个人是不是好人,这类问题貌似是不会得不到一个满意的或者说是统一答案.尤其是曹操,他这个人在当时而言就褒贬不一,后人更是有爱之,更有憎之.他是好是坏,还是你自己去了解这个人再做出决定,人看人的角度各有不同嘛,当然你能所获取的资料有一部分是有争议的,建议你去看看三国志武帝纪开篇就是,也可以去读读他的诗,《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
  我在这里可以给你点历史资料作参考:
  他是个强权者,中曹操说过的话.宁可我对不起天下人.虽不一定是他的原话,但是很有他的风格.他可有屠城的恶举.
  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父亲被杀,攻陶谦,徐州大屠城.
  二、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四、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说八万).虽非屠城,但意思差不多.
  五、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六、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七、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但是他也是个好领袖,对忠于他的子民,他也是能做到爱民如子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总之,曹操是个人,所以他有好有坏有恶有善.但是他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手握大权执政者,所以他的好和坏给人是那么强烈.他是个复杂的人,人性的弱点和优点在他身上是那么的鲜明.给人的感觉是他真实的小人(至少不是个谦谦君子呵呵),不是个伪君子(肯定不是),显的如此的大气雄浑(实在不象个小人).吟一首他的诗,来做为一个后人对他的纪念,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龟虽寿·步出夏门行
  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猷(yǒu)有竟时.
  螣(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