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2010年全国卷1的满分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2 05:59:57
2010年全国卷1的满分作文.
2010年全国卷1的满分作文.
在“鱼”和“老鼠”之间
有这样一幅漫画摆在面前:四盘美味的鱼摆在餐桌之上,三只猫正襟危坐欲大快朵颐,另外一只猫呢,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扑向了旁边的一只老鼠.虽然事发突然,邻座的猫还是在第一时间给出了自己的评价:“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三只猫端坐如仪,四盘鱼整齐划一,但漫画的寓意却不仅仅是“排排坐,吃果果”那么简单,似乎还有更多的画外之意在.在我看来,餐桌上的四盘鱼喻示着“秩序”,而餐桌下的老鼠,则喻示着“良知”.而在“鱼”和“老鼠”之间,则是取舍和选择.
  画面上,四盘鱼大小几乎一样,鱼头统统向左,这种整齐显然是有意为之,它暗示了一种无所不在的“秩序”.“秩序”看似平淡无奇,却具备强大的力量,它天然地要求餐桌后面的猫必须服从,要求它们必须“一样”——思维、行动……一切的一切.
  但是,那只老鼠突然出现了,它打破了餐桌上的 “秩序”.一只猫一跃而起,奋不顾身,老鼠束“手”就擒,在劫难逃.
  我们需要留意猫和老鼠的关系.在“常识”的意义上,猫和老鼠是天敌,猫捉老鼠,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因而,对于猫来说,“老鼠”代表了“良知”.所以,无论那只猫是率性而为,还是三思而行,只要它对那只老鼠采取了行动,就代表着它的“良知”散发出了光辉.是“良知”的驱使,让那只猫忘记了“秩序”,忘记了身边那些安坐不动的同类,更忘记了可能接踵而来的指责,“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作为“秩序”象征的“鱼”,可能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它让猫乐不思蜀,让猫安于现状,最终让猫变成了另外一个“物种”——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的物种.猫的存在价值不在于享用鱼的美味,而在于“捉老鼠”.老鼠的存在恰是一个提醒,提醒猫存在的意义.因此,对于那些安坐不动的猫来说,其可悲不在于它们乐于吃鱼,而在于它们耻于捉鼠.那些猫在“秩序”之内卿卿我我,却忘记了“良知”为何物.
  当然,“鱼”和“老鼠”之间,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和取舍.如果因为餐桌上有“鱼”,就忘记了餐桌下“老鼠”的存在,进而对“捉老鼠”的举动嗤之以鼻,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老鼠”,还必将失去作为猫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