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力学的诗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08:15:13
关于力学的诗句
关于力学的诗句
帝子降兮北渚
目渺渺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落
……
 ——《湘夫人》·屈原
以几何力学来观照这两句诗,亦颇有趣味,翻涌的“波”向上,凋零的“木叶”向下,而“秋风”则在大地的平面自北向南推进——三个方向的力合于一首诗中的时候,便以另一种方式推动了季节的运动,以及我们诗意的生命的脉动.
诗词与物理教学
榆中县一中 丁成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诗词不仅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且在一些作品中还包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利用这宝贵的财富,在物理教学中插入诗词,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利用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例如,在讲到物体的运动的一些概念时,可用毛主席诗词《送瘟神》中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由此引入运动是绝对的概念,我们脚下的地球永不停止地在运动.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一首名为《襄邑道中》的诗中写道:
“飞花两岸照晚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又如陶渊明的“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可以引入运动的一些概念.
这些诗词生动、形象、有趣.这样引入物理概念,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诗词理解物理概念,可使学生思维流畅,印象深刻.
在理解特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分解现象时,分析风筝为什么能浮在空中的原因,可将清代吴有水的《风筝》读给学生:
“只凭风力健,
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
青云有路通.”
并作受力分析,效果极好.
又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影子的形成时,用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有助于学生的理
“重重迭迭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教明月送将来.”
再如,讲到色散时,可用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的诗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三、利用物理知识欣赏中国诗词,使学生学有所用.
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对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三字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气势磅礴的瀑布,在诗人眼中化作银河落九天.如果没有光学知识,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太深.
再如通过学习物理,同学们知道一些时空的概念,我们再重温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说的是人和船在空间运动.西辞白帝,东到江陵,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在阵阵的猿鸣声中,随着轻舟所处位置的变化,但见群山万壑,千姿百态,好不令人心弛神往.朝辞白帝,暮抵江陵,这种空间运动也不照供伴随着“一日”的时间变迁吗?
四、利用物理知识鉴别中国诗词,使不徨能辩证地看待问题.
在学习了“物态变化”一章,插入张继的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碲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通过认真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确有失误的地方.根据物理知识,当露点降到零度以下,地球表面的水蒸气经过凝华而结成霜.可见霜是地面上形成的,它就不曾到过天上,怎么能说“霜满天”呢?显然诗人张继认为霜和雪一样,都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这就违反了自然规律.当然,文学毕竟不是物理,它是允许运用想象和通感手法的.况且,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古人用今天的科学知识去写诗.不过,物理教师如果能随时引导学生,用他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欣赏、鉴别前人的作品,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广泛的学生兴趣,强化物理概念,提高教学效果还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