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如何正确理解科举制?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06 09:55:21
如何正确理解科举制?请从利,弊两个方面解答
如何正确理解科举制?
解题思路: 您好,科举制可以从产生原因、概况和评价三方面理解。
解题过程:
产生原因:科举制产生是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中士卒与庶族力量对比变化的反应,随着庶族地主实力的增强,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相应的地位,士族势力虽然衰落,但仍然享有政治及经济特权,为了抑制豪强地主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必然要改革官制。让庶族地主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
概况(略)隋朝。唐朝。北宋时期,明清时期。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影响: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中国人对与中国乃至世界的 重大贡献,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 重大辉煌之一,也是世界文官制度的源远。在隋唐时期形成,北宋时期发展和完善。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但用考试大 方式选拔官吏,是一种优越的方式。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 巩固封建国家统一的需要,在选拔官员中引入竞争机制,倡导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仕途的 良好风气。有利于下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选拔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诗歌的繁荣。但到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占了上风,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埋头经书,易于被统治阶级控制,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