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我与苏轼的精神对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2 23:20:33
我与苏轼的精神对话
我与苏轼的精神对话
解题思路: 抓住某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与苏轼交流,探寻他的内心世界。下边的文章供你参考。
解题过程:
我与苏轼的对话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了苏轼,他和我聊了很长时间,我更加了解了苏轼的内心世界。苏轼的抒情小品《记承天寺夜游》仅84字,言简、意美,情感丰富而含蓄。我很喜欢,于是我们聊了起来。
我问:夏历十月十二日,已是初冬时节,天很有些寒意了。您为了欣赏月色,在“解衣欲睡”之时,又“欣然起行”,实在有些令人费解。您真的那么喜爱月光?
苏轼说:这个问题得从我被贬黄州说起。从元丰二年起,有人指摘我的诗文,断章取义地说我蔑视朝廷,对皇帝不忠,连杀头的罪名都够了。被关在大牢里达四个月,幸亏皇帝英明,对我从轻发落,把我贬到黄州,封我做团练副使,但是明令我“不得擅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说是做官,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团练副使是个有职无权的虚名,被贬以来,门庭冷落,又无公事可做,每日孤独寂寞,何况到了夜晚!现在,有月光相伴,我怎能辜负月下美景呢?
我确实喜欢月亮,她就像我的一位知心老友。我在许多作品里写到了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问月问天,得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摆脱了思念亲人的苦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是我在黄州时写的一首词《卜算子》中的句子,我就像那天边的一勾残月,孤苦无依;“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我思念早逝的妻子,梦想着能与她在月明之夜相见……来黄州后,我经常和好友一道,趁月色泛舟、登山、赏雪。我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还是离不开月亮!我写过两篇《赤壁赋》,都是月夜赤壁泛舟的所感所得。心中的不愉快在月下烟消云散。
人得有自我排遣的能力。遭受打击一蹶不振不是我苏东坡的风格。现在,你该理解我“见月色入户”的欣然之情了吧!
我又问:文中写:“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你的家人、仆人或者其他人不能陪你赏月吗?为什么偏要舍近求远到承天寺寻张怀民呢?
他说:赏月是雅事,一同赏月的应是同心之人。家人、仆人庸庸碌碌,怎么会理解我的情趣呢?去找他们,他们会把我当成傻子;而那些势利之徒,整日想的是名利、地位,他们是不配来欣赏姣皎月色的。何况他们对我早已避之不及,再去找他们不是自讨没趣吗?
张怀民也是被贬之人,他心地坦然,不把谪迁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我俩同心同趣,月下同游之人非他莫属。到承天寺,怀民亦未寝,足以说明我的预见如何。
我问:如何理解你所说的“闲人”?
他说:被贬以来,我无公务可做,我真的成了闲人。但我这个“闲人”并没闲着,我跟平民百姓一样耕田种地,享受丰收之乐。在耕作之暇,饮酒、游赏,我可以醉卧田埂直到暮色沉沉,可以夜游饮酒吹箫赋诗。自由的生活、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洗去了我的紧张、愤怒,让我获得了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赏月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安闲的,放弃了名利,丢掉了烦恼,才能看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如诗如画的景致。那些郁闷不平之人,汲汲于名利之人,是看不到的。他们何只看不到月光?多少美好的风景都因为过分计较名利而已错过。能做我和张怀民这样的“闲人”也不易啊!
听了苏轼的话,我的心胸也豁然开朗了。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