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从四书五经里面出来的好的词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5 19:11:28
求从四书五经里面出来的好的词语,
越多越好,做一组大学文化宣传墙绘,求好的词语加注释,在四书五经里面出来的哦!
求词语,最好是两字词语!
求从四书五经里面出来的好的词语,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