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废除行省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08:09:53
明朝为何废除行省制
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衰落的是什么( )A.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B.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C.设

C.设厂卫特务机构所给四个选项都是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君权极度膨胀,各方面的运转受到极大限制,都是封建制度从政治上已衰落的表现.但根据题意,只能选一项“最”者,那就要从各项的内容和影响加以比较:A

元朝设立行省制、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等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进一步控制、缩小相权和地方权,巩固、扩大皇权和中央集权

行省制度什么时候结束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这就说明 废除行省制了么.那是 行省制度在明朝结束了么,》

不是,行省制始于元.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

明朝何时正式诞生 废除宰相制度

朱元璋正式建明朝的时间是1368年1月23日,都南京.元朝灭亡的时间是1368年8月,徐达攻陷北京(元大都).废除宰相制度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精力旺盛,废除了宰相制度,独自处理所有事务.

行省制度在明朝已被废除,为什么在书中关于行省制对后世的影响说"行省从此成为我国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行省制度,不仅仅包含在元朝时期的那种官职、机构制度,更重要的是划分为大行政区和省的这种行政标准以及名称.明朝和清朝在地方都保留了“省”这一地理概念和行政概念比如清朝就有18个省,明朝

明朝废除丞相制有何影响?

明朝洪武十三年五月太祖诛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相而设大学士呢?普通认为,朱元璋

明朝废除了宰相制,那么明清两朝除了皇帝最大的官是什么?

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利.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

明朝哪一位皇帝废除了丞相制?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朝废除丞相是否正确?

历来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们并不比朱元璋差,却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为皇帝专制的封建社会,皇帝是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权利交出去的,因为一旦将权力分给别人,自己就有被制约的危险.但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的精力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就应该没有宰相了,为何又有《宰相刘罗锅》呢?

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只是称呼改了,明代以前称呼作丞相,意思是承君之旨,是国家的元首,奉禄万石.宋朝灭亡,丞相之称呼也随之消失.在元代,丞相改称国师或关白摄政.到了明朝,丞相改称宰相,宰字代表掌管生杀大

是不是明朝废除了三省六部制?

不是.元朝时期设立中书省,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驶宰相权.明太祖废除了中书省设三司,随后诛杀胡惟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只是三省没有了,六部还在.明朝只是废除了宰相,三省六部没有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A废行省置三司,就是因为元朝的行省长官权力过大,可以摆脱中央控制,于是将其权力一分为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以1和3都是对的.而在君主专制时代,加强中央的权力就等于间接加强了君主专制,所以2也是对的.

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什么时候废除的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袁世凯为何上书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

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袁世凯以直棣总督,北洋大臣的身份,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折,要求废除科举,改以新学考试选拔人才.结果慈禧太后准了这个奏折,并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着自丙午科为

明朝为什么要废除丞相?

因为自秦朝以来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所以废除丞相,并且设置锦衣卫.

设定明朝设北美行省的小说

可能是绿影蓝刀写的《帝国的觉醒》

明朝有多少个行省?

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明代一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