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07 00:06:46
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
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基本假设
  (1)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2)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既定且规模收益不变;
  (3)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固定不变;
  (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
  (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
  PPF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是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表示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闲置资源,其原因是存在失业或经济缺少效率;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上的点,必然以今后的生产萎缩为代价.
  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说明随着一种产品的增加,机会成本是递增的.也可以说,是机会成本的递增决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机会成本的递增是由于某些资源适于生产某种产品,当把它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时其效率下降(即单位资源的产出量减少).这种现象在现实经济中也是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