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用辩证唯物论观点说明,不同的人对国家采取的措施为什么有不同的认识?应怎样统一他们的认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5/30 23:09:05
用辩证唯物论观点说明,不同的人对国家采取的措施为什么有不同的认识?应怎样统一他们的认识?
用辩证唯物论观点说明,不同的人对国家采取的措施为什么有不同的认识?应怎样统一他们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认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基础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增强,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尺度
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二是强调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必须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三是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只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获得切实保护时,人的尊严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这样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衡量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起码的尺度.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来讨论以人为本,就失去了评价的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的所有实践,从制度安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尺度.
要求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也把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就是说,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而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状况,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一定的现代化设备,也不可能自然地使这些资源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社会的和谐与人的需求的满足.社会文明的演进,除了外在地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外,实质上则表现为社会的和谐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那种在实践中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进步,最终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教训;那种专力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结果导致欲速不达的结局,都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因此,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如果说物质生产、外在环境的改善是人的发展之“形”的话,那么,人的素质的提高,则是人的发展之“神”,“形神兼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无形而神无载,无神则形无帅.
保证
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的发展的条件.
目的
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