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201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50到54页题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3 14:43:31
201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50到54页题目
201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50到54页题目
11 皇帝的新装
⊙收获平台
一、给本文写一段故事梗概,并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同学复述这个故事,看谁复述得简明流畅、重点突出.
二、“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中起什么作用?
答:


三、“我要派我诚实的老部长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说来,谁也不及他.”请你联系下文,揣摩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


四、“我”替雪人回贺卡欺骗了李小屹(《雪地贺卡》),卖灶糖的老汉骗“我”说要来接“我”(《拣麦穗》),渔夫骗魔鬼回到胆瓶中(《渔夫的故事》),老先生骗狼回到袋子里(《东郭先生与狼》),贝尔曼用画出来的藤叶欺骗了失去生存信念的乔安西(《最后一片叶子》),骗子欺骗了皇帝而皇帝和臣民们又共同上演了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皇帝的新装》).请你谈谈对上述各种“骗术”的看法,或者说说你的一次“骗人”或“被骗”的经历.
⊙发展空间
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如昔狂人,令织师绩线,极令细好,织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织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

1、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什么道理?
答:

2、这则寓言写的是一个狂人的自我蒙蔽,《皇帝的新装》写的是众人不约而同地用谎言自欺欺人.你更赞赏哪一篇的写法?为什么?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3-4题.
神奇之布
[西班牙] 堂·曼纽埃索
从前有三个骗子来到王宫,声称他们能织出一种世上最神奇的布.国王很好奇,就命令三人留在宫内织布.三个骗子需要金、银及丝绸作织布的材料,国王就命人送去.隔了几天,国王急欲知道进度如何,便派大臣前去了解状况.大臣一到,三个骗子拿出布来,跟大臣解释说那匹布有多么柔软光华,简直是天上神物.然而大臣却看不见布.骗子又说那匹布还有一神奇之处,那就是,私生子和犹太人等出身卑劣之人是看不见的.大臣怕人怀疑自己出身不高贵,于是就睁眼说瞎话,回禀国王说布有多么柔软光华,简直是天上神物,并且就快织好了.国王甚是满意.接着几天,国王分别又派了几个人前去,每人说法都跟大臣一样.终于布织好了,国王前去试穿神奇之布作的衣服.国王本人也看不见衣服,但又怕人知道自己出身有问题,宁可相信它是神奇之布.于是硬着头皮,光溜溜的穿上神奇之布作的衣服游街.众人也都看不见衣服,但又怕自己出身有问题,不敢说出真相,只是一味的鼓掌.突然有个照管御骑的黑奴开口说道:“国王没有穿衣服.”众人终于醒悟,知道被骗了.国王命人捉拿三个骗子,然而那三个人早已逃之夭夭了.

1、文中为什么安排一个“照管御骑的黑奴”说出真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2、本文是安徒生创作《皇帝的新装》的原型.试作比较,看安徒生对原型主要作了哪些改动?经过改动后产生了哪些表现效果?
答:





三、编演活动: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把《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话剧,评出班级的最优剧本,每个学习小组派出若干同学担任剧中角色,排演这个话剧.
⊙轻松一刻
江湖骗子
[法国] 拉封丹
人世间的江湖骗子从没绝种,骗术这门学问,历来都有许多大师.在这当中,有的搭台表演惊险的节目,有的到城里招摇撞骗,自称赛过西赛罗.就有这么一个江湖骗子,他夸下海口,自称是盖世无双的雄辩大师,能使白痴、乡巴佬、老粗和蠢人变得能言善辩.“对啊,先生们,我说的是蠢人、畜生和驴子.你们可以牵头驴子来给我,牵头最笨的驴子来,我也能把它变成一个穿学者黑长袍的有学问的大师.”君主听说这件事以后,便聘请他为修辞学教师,并说:“在我的马厩里,有一头十分精神的阿克迪驴子,我想使它成为演说家.”骗子马上回答:“陛下,您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于是,骗子得到一笔犒赏,并约定10年后,一定让驴子获得学位.不然的话,他宁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脖套绞索,让别人把自己绞死,再安上一对驴子的耳朵,后背上还写上自己的演说辞.
一个侍臣对骗子说,10年后他一定要让这个雄辩家上绞刑架,并嘲讽地说,一个被吊死的人临刑前一定是堂堂仪表,风度翩翩,希望到时候能向在场观刑的观众发表一篇技艺完美的演说辞,而且应当悲壮感人,其风格应当像一些通常被称为“小偷”的演说家的风格.
骗子接过话茬,狡狯地说:“在这一学习期满前,君主、我或者驴子这三者之一都有可能死去.”
骗子说得实在有理,10年的学习期限实属荒唐,因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三者中肯定有一个会去世,不信就等着瞧吧.
招聘试题
某公司招聘销售部经理,应试者如云.
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剩下三名候选者.他们各有所长:或知识渊博或思维灵活或经验丰富,难分伯仲.但名额只有一个.因此公司决定出一道题对这三名候选者进行测试.
题目的内容是:你看过《皇帝的新装》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这三个人中,有一个学文的,他觉得这题目正撞到自己“枪口”上.
他于是写道:这篇故事是安徒生1837年写的,当时他32岁.这篇童话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虚荣、铺张浪费和极端愚蠢,这种现象大概在任何时代,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变版重演,因此这篇童话在今天还都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个人是学哲学的,少有职业跟他的学识对口,但凭思维灵活,他也混得不错.他踌躇满志地写道:老子早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换句话说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形胜有形.
我们可以就此推而广之,“天衣无缝”可说是形容最好的衣服.无缝的衣服,当然是:此时无衣胜有衣,就是光着喽.可以看出,安徒生受过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第三个人,他有某大学经营管理专业的文凭,但这文凭只花了他300元和两天时间.他略一思考写道:我小时候看过这个童话,是谁写的忘了.以前,我想当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但我自从做了销售后,我才明白做童话中的两个裁缝才是我要追求的目标.如果您需要这样一个裁缝,选择我您不会后悔.
过了三天,前二位应试者的邮箱里收到了婉拒的信,里边只有一句话: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