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人与社会的道德伦理需求是什么? 孔子和老子的道德伦理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4 13:21:05
人与社会的道德伦理需求是什么? 孔子和老子的道德伦理是什么?
人与社会的道德伦理需求是什么? 孔子和老子的道德伦理是什么?
孔子的伦理思想

忠是孔子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忠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一个内容,二十世纪以来,人们一提到忠马上就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并将其归罪于孔子,其实这并非孔子忠的原意.
忠在《论语》中共出现十八次,分布在十六章中.其中单独出现十一次,与“恕”合作“忠恕”出现一次,与“信”合作“忠信”出现六次.就其内容看,分别回答了关于从政、待友、处世、事君、修养、治民等问题,大都属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范围.而把这些属于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语句进行分类,最为突出的还是交友、治民、事君三大类,它们分别属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交友〕朋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将忠列为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原则,这是孔子对其前忠内容的扩大.在关于忠的谈论中,最多的是关于交友的.孔子直接谈论交友的有七章(内一章重复),涉及到待友的原则、择友的标准、待友的方法,内容是很丰富的.
朋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它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并称为五伦,列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在五伦中,朋友关系是最不稳定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有血缘的纽带来维系,夫妇关系有爱情的纽带来维系,君臣关系有禄位的纽带来维系,而维系朋友关系既没有血缘的、情感的纽带,也没有政治的纽带可资借助,孔子认为朋友关系只能依靠忠信来维系.
忠信一直被孔子视作待友的基本原则,教育弟子的主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忠在朋友关系中是指接人待物要尽心竭力,真诚专一.“与人忠”被孔子当作人的最高道德品质“仁”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再教育弟子“主忠信”,“言忠信”,“言思忠”.对朋友的过失应该批评指正,“忠焉,能无诲乎?”(《宪问》)但这种批评应该是“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对朋友忠心劝告,好好引导,如忠言逆耳,朋友听不进去,就应及时停止,不应自取其辱,“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唠叨不休,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伤了和气,被朋友所疏远.在孔子的教育下,曾子把“为人谋而不忠乎”作为“吾日三省吾身的首要内容,他是深得孔子交友原则的真谛的.
〔治民〕治民属于官民关系,官民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关于忠的论述中,提到官民关系的只有两章.
季康子问曰:“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这两章的“忠”也属于两种类型,前者讲治民者怎样才能使人民忠,后者讲治民者要忠.实际上,这两章都是对治民者的要求.治民者希望人民忠诚,但要人民忠诚,治民者必须从自身做起,要孝顺长上,慈爱幼小,当官勤勤恳恳,执行政令忠心耿耿.
〔事君〕事君属于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一种被注入政治伦理的特殊的人际关系.但它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因为国君是国家的代表,事君就是服务国家.当然,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客体君位于主导地位,主体臣位于从属地位.
在关于忠的论述中,孔子对事君论述的非常少,仅有一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在这一章中,孔子提出了君臣关系的原则.“臣事君以忠”是孔子对春秋中期以来忠君思想的继承,但它决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所发展,这个发展就是“君使臣以礼”,将臣子单方面的忠君义务修正为君臣双方互有条件的义务.“臣事君以忠”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君使臣以礼”,国君只有依礼来使用臣子,臣子才能忠心地服事君主.如果国君不依礼使用臣子,那么臣子也没有必要去忠心服事君主.“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用道义奉事君主,如果行不通,干脆辞职不干.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鲁国国君没有依礼向大夫们分送祭祀的膰肉时,孔子毫不恋栈,毅然挂冠而去.在《论语》中,孔子还多次提到事君的原则,要“事君尽礼”(《八佾》),“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以礼事君,君主做坏事,绝不能顺从;对国君的不良行为,要“勿欺也,而犯之”,不能阳奉阴违地欺骗他,而要当面劝谏他、触犯他.
经过孔子的发展,忠由利民、利国、利公、利君的单纯政治伦理扩展到利他的社会伦理,由处理人与集体的关系准则扩展到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要想真正发挥忠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忠君的问题.
东汉时,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关系被僵化成“君为臣纲”,忠君思想从此强化了封建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将孔子当作“君为臣纲”的始作俑者、封建专制主义的祖师爷而大加挞伐,其实,这是不公正的.
孔子论忠主要是指朋友关系,虽然孔子也谈了忠君问题,但忠君也是有前提的.结合《论语》中孔子关于事君的论述、评价来看,孔子的忠君思想是很淡薄的.首先,孔子没有后世所提倡的“忠君不事二主”的概念.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公子纠被齐桓公所杀,管仲不仅没有以身尽忠,反而为齐桓公效力,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像管仲这样一位“贰臣”,不仅没有受到孔子的指责,反而得到孔子的高度评价:“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革,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被推举许为具有“仁”德——孔子心目中最高的品德.其次,孔子没有后世儒家所强调的“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商汤、周武王分别推翻了残暴的夏桀、商纣,孔子不但没有非议这种“弑君”行为,反而称赞他们为君子,在《论语》中称赞商汤举伊尹的行为,称赞武王有至德.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但没有后世的忠君思想,反而赞成推翻残暴的君主.后人将“君为臣纲”的始作俑者强指为孔子是毫无道理的.
其实,忠君只是忠的特殊政治涵义,是利国、利公、利他意义的转化,将利国、利公、利他的对象限定为国君一个人,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界定为与国君一人的关系.在历史上忠君是与爱国联系在一起的,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忠君就是爱国.
老子
1、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价值观
无、道、德
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於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於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居后不争
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寡欲
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於可欲,祸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3、政治观

无为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善为下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4、知识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