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大家对于司马迁和屈原,喜欢哪个,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6 15:28:30
大家对于司马迁和屈原,喜欢哪个,为什么?
司马迁受屈辱的活着,写出了《史记》;屈原国破家亡,投江自尽;对于他们这两个人的这两种态度,怎么看?
请大家把喜欢的理由说一下可以吗?不要说喜欢一个人没理由!
大家对于司马迁和屈原,喜欢哪个,为什么?
同样文采非凡,一个“史家绝唱”,一个“瑰丽奇幻”;一个遭刑受辱,一个流浪他乡;一个忍辱苟活,一个舍生取义.司马迁与屈原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回百转地纠结与一个殊途同归的问题:到底生更伟大,还是死更高尚?
  我们都是世俗的凡人,无权去评说一个比自己伟大得多的人的取舍,我深深明白这一点.当文人的操守和最宝贵的理想无力地从指尖滑落,苍白的指尖再也抓不到的那一声叹息中,他们的心,早已经死了千万遍.假设我们也置身其中,谁又能有勇气说我敢忍辱而活或是毅然赴死?
  我们唯一明白的是,这都需要绝对的勇气.或许生命就是荆棘,只有风穿过的密林中,留下呼啸而过的壮观痕迹.可谁又知道,风的心,其实也已经伤痕累累?
  所以,如果我们不曾穿过,那我们就无权评说到底是穿过的人伟大,还是穿不过的人高尚.中西方的观点在这方面确实不同.二战时,面对侵略者,我们抗争、奋斗,永不言败,即使血流成河也誓死捍卫家园,气节是如此可贵;可西方的一些国家只被空袭不到半年就举手投降法西斯,问及原因,他们的人民只是说:“战争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
  我们同样无权评说,因为文化不同,我们无权断定谁对谁错.
  司马迁活着,毋宁说他早已死了,活着的是《史记》;屈原死了,勿宁说他还活着,活着的是精神.生命像一柄剑,闪着凛冽的寒光,如今剑早已失落,只有寒光依旧.今日的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在风中飞舞的长发和佩于腰中的宝剑,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眼睛.他们仍在温暖地注视着我们,那眼神中带着一点迷惘,含着一点感伤,可更多的,还是那坚定不移的明亮.
  司马迁在等待,他等待着《史记》擦亮他浑浊了多年的眼睛的一刻,灵魂在那一刻受到的荡涤,有婴孩新生般的感觉;屈原也在等待,他等待死亡照亮他的灵魂,让其得以涅盘 ,虽然是在水中,却仍有浴火重生的温暖.我相信,他们都在向死而生.
  人在出生时和死亡时都最大限度地接近灵魂的家园,不同的只是死亡时我们已领略了在社会上漂泊一生所带来的种种眼光.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逝如秋叶般静美.”当秋叶从高高的枝头寂寞而惆怅地落下,它们的吧息应该会留在泥土里吧!来年,又有夏花,如今年一般绚烂.
  生生死死,轮轮回回,他们注定要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