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狼牙山五壮士的批注11月23前,卢禾、李一凡等人不准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1 12:45:01
狼牙山五壮士的批注
11月23前,卢禾、李一凡等人不准抄!
狼牙山五壮士的批注11月23前,卢禾、李一凡等人不准抄!
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交流课前搜集的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敬爱.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5、课文的2~3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居高临下、悬崖、昂首挺胸、壮士、晋察冀根据地、崎岖、山涧、粉身碎骨、气壮山河、斩钉截铁、豪迈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导: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板书课题.
  2、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壮”就是勇敢的意思,勇敢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课文的字里行间书写着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气壮山河,用“壮士”更贴切.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⑴ 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⑵ 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从带点词语中感受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
  ⑶ 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⑷ 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敌人遭受了沉重打击.从“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读出来的.)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一次又一次”说明敌人进攻了很多次,被五壮士打退了很多次.“横七竖八”形容敌人的尸体纵横杂乱,说明敌人损失惨重.)
  ⑸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细读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培养语感.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⑴ 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
  ⑵ 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
  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齐读:另一条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
  ⑶ 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班长态度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看出来的)
  ⑷ 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教师: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⑸ 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⑹ 指名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⑺ 朗读指导
  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⑴ 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
  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
  ⑵ 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回答:抢、夺、插、举;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⑶ 课件出示:
  “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猛地”、“磨盘大的”更能体现班长马宝玉的英雄气概,还可以进行换词的训练,“砸”可以换成“投”“掷”“撇”,体会用“砸”的巧妙.)
  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⑷ 练读4、5自然段指导,指名朗读:
  三、研读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2、课件出示(“屹立”图片):
  ⑴ 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第6自然段1、2句)
  ⑵ 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3、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4、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
  (齐读6~8自然段.)
  5、引读课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研读课文,利用课件激发情感,以情促读的设计行云流水,自然和谐.学生对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课件出示图片: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