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一些初二古文常识然后学习古文 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 1.助词 虚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些怎么分2.宾语前置阿 状语后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01:59:21
关于一些初二古文常识
然后学习古文 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
1.助词 虚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些怎么分
2.宾语前置阿 状语后置阿什么的 也希望有人来说说
关于一些初二古文常识然后学习古文 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 1.助词 虚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些怎么分2.宾语前置阿 状语后置
给你两个文章看看,希望有帮助
1、 技巧辅助,灵活运用
文言虚词的用法变化多端,单靠记住意义是不行的,正如前面所说“知识点+技巧”才能百战百胜.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将能大大提高解题效果.
(一)位置推断法
词性不同,用法就不一样,那么它所在的位置也不一样.通过判断虚词所在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它的意义.“之、夫、焉、与、乎”等虚词就适合用位置推断法来辨析它们的用法.比如说“乎”,句末的肯定是语气词,句中的且后面跟着名词或代词的则多是介词.
(二)搭配分析法(词性分析法、语法分析法)
词性不同,用法意义就不一样,也说明它搭配的对象是不一样的.那么通过比较它搭配的对象,就可判断它的意义和用法了.像“之”,前面是动词的话,它应是代词,再结合语意,就能找出所指代的对象;后面若是处所性名词的话,那它则是动词“到”;若跟在“所”后面,则是动词“到”;若是放在句子的主谓之间,那它便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若放在名词和名词或形容词和名词之间,则是助词“的”.
(三)数学代入法(语境推断法)
任何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新课改之前虚词这道题的每个选项的两句话中有一项是来自课内,新课改之后,则全部来自试卷选段的内容.但不管哪种类型,两个句子中选择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然后代入另一项,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其中A项“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中的“而”, “何前是而今非”中“前是”和“今非”可以较容易判断出“而”应是连词“表转折”,把这个意义代入“心恚愤而无如何”,结合具体语境“郭生所作的作品被狐狸泼墨,只剩下六七十首”,则就可以得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删除观察法”、“对应分析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对虚词的记忆和辨析,都不是靠一种方法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综合运用各种的记忆和辨析方法,不断训练,那么,文言虚词将不再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而是可以掌控的.
2、
A、.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B、如何判断状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2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 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24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状语后置句
1.“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穷人对富人说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青色是从蓝中而来,而色比蓝更深
4.“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把这个事情具体的告诉他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