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最好全面些,但一些意义什么的能省略就省略点吧,EN,谢勒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6 03:41:16
最好全面些,但一些意义什么的能省略就省略点吧,EN,谢勒
最好全面些,但一些意义什么的能省略就省略点吧,EN,谢勒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170万年前,我国最早人类.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半坡人:黄河流域、粟、半地穴房屋
3、黄帝:“人文初祖”
炎黄联盟→“炎黄子孙”.
4、尧、舜、禹禅让.
(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巨变
1、禹建立夏—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西周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3、春秋五霸(典故)
4、战国七雄
5、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
6、商鞅变法(内容、影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书同文、车同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4、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
5、汉初休养生息
6、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7、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8、前60年,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新疆正是归属中央政权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2、三国鼎立:曹丕(魏),刘备(蜀汉),孙权(吴)
3、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北民南迁和江南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逐渐赶上北方.
5、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朝统一南北、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2、唐太宗“贞观之治”
3、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鼎盛时期
4、开元盛世
5、唐朝的民族交往
大祚荣“渤海郡王”(东北)
骨力裴罗“怀仁可汗”(漠北) 边疆稳定
皮罗阁“云南王”
文成公主入藏远嫁松赞干布
6、唐朝的中外交往: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学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高度繁荣、全面辉煌
(六)经济中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辽、宋、夏、金的并立
2、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
3、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
4、“交子”“瓦肆”“夜市”的出现,两宋经济繁荣
5、元朝“行省”制度及民族大融合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郑和下西洋(目的、航程、影响)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3、清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
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设驻藏大臣管辖西藏
4、康熙组织雅克萨保卫战,攻取台湾、平三藩、征噶尔丹
5、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埋下近代中国落后的隐患
(八)科学技术
1、秦汉领先的科学技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的地动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
2、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唐宋科技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改变了战争方式
(九)思想文化
1、孔子和老子
孔子:春秋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思想
《诗经》、《春秋》、《论语》,
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老子:春秋思想家,创立了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
2、战国百家争鸣
儒、道、法、墨、兵家
3、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朝三大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和马致远
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4、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通史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和掠夺史,又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复习时,应围绕“侵略与抗争”这一主题进行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和清朝政府的表现有何不同?
(二)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失败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4、新文化运动:初期是资产阶级思想大解放运动,后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2、“中共一大”的划时代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3、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
4、南昌起义及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5、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长征及长征精神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
3、南京大屠杀
4、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5、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战役)
6、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振兴的转折点)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及内战开始
2、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3、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4、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统治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1、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和周学熙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3、近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华民族摆脱外国奴役,走向独立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振兴史和发展史
在复习过程中,应把握这一主题
(一)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1)继续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
(2)抗美援朝
(3)土地改革
(4)恢复国民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一五”计划的实施
2、一届全国人大及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3、三大改造社会及主义制度的建立
4、建国初期十年经济成就
5、“文化大革命”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的设立
4、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4、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及意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及“二炮”部队的建立
2、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万隆会议和“求同存异”
4、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中美建交及新中国外交成就
(六)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钱学森、邓稼先)1960年,导弹.1964你,原子弹.1970年,人造卫星.
2、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3、“863”计划的实施
4、“科教兴国”战略
5、我国教育、文体事业的主要成就
(七)社会生活
1、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2、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的变化
3、医保、社保制度的建立
五、考点知识整合(考题范例)
(一)以主题为核心的范例—“近代中国的探索与抗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形势已发展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的地步,如不及时变法,列强的侵略会变本加厉人民的斗争会风起云涌.”
——康有为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后来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最大作用是什么?(3分)
运动:洋务运动
作用: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材料二中康有为等人后来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2分)
目的:主张学习西方,实行政治变革.
结果:失败
(3)材料三中孙中山后来领导了什么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最大成果是什么?(3分)
运动:辛亥革命
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二)以问题为核心的范例—“外交问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2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那一年?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3分)
1901年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2分)
因为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
(3)图三中乔冠华为什么会开怀大笑?(2分)
因为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在于中国政府对该地区实行什么基本方针?(2分)
“一国两制”
(5)看了四幅照片,谈谈你的感受?(3分)
旧中国衰弱,国际地位低,导致外交失败;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三)以同类知识点组合范例—“历史典故”
请将下列历史人物和相关典故用线段连接起来(10分)
齐桓公 退避三舍
晋文公 尊王攘夷
项羽 卧薪尝胆
赵括 破釜沉舟
越王勾践 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