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满江红的作者,当时写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1 14:49:19
满江红的作者,当时写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在2010年10月17日10:15分之前,偶必须看到答案
满江红的作者,当时写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满江红是词牌名,不是文章名,好多人写过,个人认为最气势磅礴的是岳飞的《满江红》 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后来岳飞又写过一篇《满江红-遥望中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