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写作时有几中描写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13:03:27
写作时有几中描写手法
写作时有几中描写手法
写作时常见的描写方法:
  一、设喻描写.即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的描写.用这种方法去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如梁衡《夏》中的一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是设喻的好处.设喻描写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它可以使模糊的东西清晰可见,抽象的东西具体可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看了这样的描写,谁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效果正来源于恰切新颖的比喻.
  二、白描.白描本是绘画之一法.全部用线条勾勒,不假色彩,单纯明快.用在文学之上,成为描写的一种手法.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它不加修饰形容,不加铺张扬厉,只用普普通通的话,简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质.虽着墨不多,却能穷形而尽相.许多名家大师,都把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
如: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施耐庵《水浒传》)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以上两段历来被评论家视为不同凡响的精彩描绘,都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直来直去的文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统丽的修饰,没有比兴的手法,但大雪漫天飞舞的气势和“故乡”的空旷、荒凉、寂寥却如画面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烘托描写.烘托也是中国传统的画技名称,在画那些浅色东西时,往往用水墨或淡彩加以渲染,使物体明显突现出来,这便是烘云托月之法.把这种技法用在描写上,通过对彼事物的描写达到表现此事物的目的,就是烘托描写,《陌上桑》中对罗敷的描写可算最典型的例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见到罗敷后的种种行为上,烘托出这个少女的美丽,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如果是表现那种非常抽象、不但白描困难、设喻也不易讲得明白的事物,这种烘托描写就更有用武之地了.请看朱自清《绿》中的一段: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出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草与绿叶,那似乎又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作者要表现的是梅雨潭水特有的那种神异难言,令人惊诧的“绿”,这种抽象的事物是难以通过直接描写表现的.作者通过对大家所熟知的其他色彩的描写,烘托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读后使人觉得汪汪一碧的梅雨潭就在眼前.
  四、动态描写.即化静为动的描写.山水名胜,多是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因此要尽量让静物动起来,去摇荡人的情怀,让读者与作者产生美的共鸣.孔孚在《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中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
  佛是静坐的,就是生长着的绿苔在人们看到的那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用了“微笑”“看”“听”“爬”“跌”“侵”等动词,佛和绿苔仿佛有了生命似的,都是动态的了.而且互相之间还有了某种默契似的,这就把清净无为的佛界和嘈杂纷呈的尘世之间互相沟通起来了.再如徐迟在《祁连山下》中,是这样描写敦煌壁画的:
  他一进这洞窟,便掉进了染缸似的,整个都掉落在色彩的世界中,奔马在四周跳腾.天鹅在空中打旋.花草失去了重力而浮动.蛟龙和人一起飞行.热烈的红色调子是基调.千万种色彩旋转在他的周围.
  作者把壁画上的景物,用动态的文字加以描写,逼真地再现了奔马、天鹅、花草、蛟龙种种的姿态,使静止的画面栩栩如生.
  五、具有想象因素的描写.描写的时候,往往不只如实记写所见的情形,而要把想象的因素杂入其中,补充描写的内容.描写带上了想象的因素,便能更生动、更丰富、更富于文学性.如:
  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案,挖出石案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漆漆地流出泉水.石桌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或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例,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吴伯箫《菜园小记》)
  作者用白描的文字写石窠,说它“像童话里的宝瓶”,便是想象的因素.它使我们联想起记忆中许多关于“宝瓶”“宝葫芦”之类的神话故事,丰富了对石案的感受,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六、具有感情色彩的描写.描写时有时是较为客观的,有时却不免带有主观的色彩,掺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往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如:
  二月十六日,又有友人赠我六朵石竹花,三朵红的,三朵白的,间以几枝凤尾草,……
  回来欹在枕上,等着出到廊外之时,忽然看见了几上的几朵石竹花,那三朵白的,倒不觉怎样,只那三朵红的,红得异样的可怜!
  灿然的灯下,红绒般的瓣儿,重叠细碎的光艳照眼,加以花旁几枝凤尾草的细绿的叶围绕着,交辉中竟有滞人的意味.
  这时不知是‘花’可怜,还是‘红’可怜,我心中所起的爱的感觉,很模糊而浓烈……
(冰心《往事(二)》)
  作者写石竹花,是从感觉的角度描绘的, “红得异样的可怜”“滞人的意味”,都是从感觉上说的.描写带上了感情的色彩,即使不是作为抒情的工具,这种文字也比较生动感人.
  以上简要介绍了描写的几种方法,其实它们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的.描写同一事物,不仅可以设喻,还可以白描;不仅可以写所见,还可以写所感;不仅可以写静态,还可以写动态;不仅要写主体,还要注意陪衬等等.关键在于不论怎样描写,都必须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感染力为目的,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动形象的印象.另外,什么地方要描写,什么地方不要描写,应从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出发,决不能随心所欲.过多的描写、过分地堆砌词藻,并不能获得好的效果,反而会伤害了内容的表达.恰如其分的描写,求得真实自然,才是我们要求的.
写作手法有: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