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本案例文本节选自《金融时报》中文版2010年11月15日的文章.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6 22:14:44
本案例文本节选自《金融时报》中文版2010年11月15日的文章.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国际货币改革难以撼动美元地位 作者:罗宾•哈丁
几乎所有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人都认为,长期而言改革是无可避免:中国的崛起必将意味着,美元无法维持其作为全球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
世界银行(World Bank)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日前指出,改革宜早不宜迟.他表示,黄金的走势,反映出了国际市场对大型发达经济体及其货币实力的担忧.上周,金价已突破了每盎司1400美元.
他提议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将包括汇率灵活波动的多种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及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程度更高的人民币,并以金价作为货币波动的“参照基准”.
佐利克表示,批评人士将他的提议错误解读为呼吁恢复金本位.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固定汇率制度,在二战后被固定但可调整的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所取代.
但是,多种储备货币或扩大黄金的使用,并非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长期想法.
另一个选择是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69年创设的一种以欧元、日元、英镑与美元等一篮子货币币值为基础的储备资产.在需要时,一国可以用它向IMF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所以,它们可以替代美元作为储备资产.
2009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用SDR创建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他提议,扩大SDR的一篮子基础货币,建立SDR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清算体系,使其能够应用在国际贸易与金融交易中.
周小川当时表示,目标是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周小川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佐利克称,新的货币体系必须具备协作性.
1.文中提到的金本位制度有什么基本特点?为什么最后解体?
2.文中提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什么基本内容?为什么走向崩溃?
3.文中提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什么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4.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有什么想法?
本案例文本节选自《金融时报》中文版2010年11月15日的文章.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1.金本位制的特征是黄金是国际储备货币,国家通过法律规定金铸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界限.同时,国际金本位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
通过物价的涨落和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欧洲参战各国为了应付财政赤字,纷纷脱离金本位制,开始通过印刷钞票来弥补巨额的战争开支,停止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限制黄金的流动.一战结束后的初期,各国政府试图通过大量的公共开支来恢复经济,使大多数欧洲国家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之中,对稳定的金融环境的渴望又促使各国纷纷尝试恢复金本位制.1919年美国首先恢复金本位制.1925 年英国也恢复了金本位制度.各国恢复金本位制的直接结果是对黄金的过度需求和黄金供给的相对短缺,不得不盯住一个更低的黄金标准,通货紧缩应运而生,成为诱发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的重要因素.1930 年从美国开始的银行倒闭风潮加速了世界经济的滑坡,而金本位制在这时又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因为许多国家为了保证金本位制而努力保护自己的黄金储备,使得它们不愿为银行提供流动资金(因为政府向其本国银行提供的任何贷款都会增长私人对政府宝贵的黄金储备的潜在要求权),加速了银行的倒闭.在1933 年的伦敦会议上,各国未能就稳定法、英和美之间的汇率达成一致,标志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终结.随着二战的爆发,各国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军备上,无暇再顾及金本位制的重建.
2.1944 年7 月 1 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有 44 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以下称《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A、成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其主要任务是对各成员国的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为成员国提供资金融通.B、实行以美元-黄金为本位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C、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D、国际储备资产的确立.外汇与黄金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资产.E、国际收支的调节.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二是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三是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天生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这就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取得铸币税;但另一方面美国也背上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包袱.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完全依赖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稳定,这无疑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脆弱性.
第二,储备制度不稳定的缺陷.这种制度无法提供一种既数量充足,又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发展的需要.战后黄金生产增长缓慢,与国际贸易增长相适应的国际储备的增长只能是美元的增加.1960 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危及国际货币制度.美国只能以逆差的方式为全球提供储备货币,而同时又使这一货币的币值难以维持.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
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理论上成员国暂时的不平衡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通资金,根本性的不平衡则靠调整汇率来纠正,但这两者的规模都是有限的,实际的调整效力也是有限的.实际上更偏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第四,内外平衡难统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充分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而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但这往往会导致和加剧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则美元贬值就会加剧,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逐步暴露出
来,并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这一体系的崩溃.其发展过程从美元荒到美元灾,再到美元危机,最后整个体系崩溃.
3.小川行长的所说的缺陷主要指: 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理论上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当一国货币成为全世界初级产品定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后,该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是无效的,因为多数国家货币都以该国货币为参照.
4.从构建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出发,我方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必须依靠两大支柱,一是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二是国际政策监督机制的改革.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一)改革SDR 篮子,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二)大力倡导SDR 的货币化使用,逐步推动其成为全球性储备货币.在完善国际政策监督机制方面,仍以基金组织为监督的核心机构,推进基金组织加强监督能力,调整监督重点,提高监督效力.
本人为你精心准备了答案,请你兑付奖励呀!
再问: 我还有好几个问题你能帮我一块回答了吗?我会给你加分的
再答: 你先把我推荐为满意答案,再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