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人体有多少个部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1 01:43:22
人体有多少个部位
人体有多少个部位
/>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
  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编辑本段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膺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编辑本段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编辑本段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编辑本段附: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