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英语翻译“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4 09:15:15
英语翻译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请翻译一下
中国是一个善于造神的国度,因为造神者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被造着者.李贽看出这一点,十分痛心,在给友人耿定向中的信中:“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对于造神者的批判,李贽一针见血.———————————这个造神者神该指孔子,那他得到什么好处?是指哪一方面,精神?
造神的国度?-请从中国传统 讲起
英语翻译“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翻译:人生下来自然就有他的用处,没必要学习孔某的学说才算完备.假如非要说,一个人只有在学习了孔某的学说后才变得完备,那么没有孔某的上古时期,难道就没有一个完备的人么?
被制造者是孔某,好处是经由人类对自己观点的认同,而后实现改变人类认识、使人类迈向一个新高度的目标.
制造者是有着与孔某相同目标的统领头目,好处是便于指引领导.
被改造者是无可无不可的追随者,好处是在需要人云亦云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呼声.
这个题目可以蔓延得很大,在此我仅指出三点:
首先,孔某定义中的“完备人格”.于其绝大部分元素的普遍认同本是先于孔某而存在的,孔某是发现家,而非发明家.这种“先意承志”如同婴儿吃奶,不必在别人教给他“吃的是奶”之后而去“吃奶”.因此由“千古以前无孔子”而推衍出的论断——不 “必待取足于孔子”——是一种对概念进行偷换后的浅陋臆断.
其次,由千虑一失而推衍出的一概否定是对视听的混淆.对完满的否定不同于否定的完全.好比“身残”的缺憾并局限不了“志坚”的完美.
最后,追随更多意味着的是一种无奈的统领.放羊娃(制造者)手中的皮鞭(被制造者)不需要给羊羔(被改造者)解释顺从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