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请分析3、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17 13:41:34
请分析
3、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光颖抗诱病和毛颖不抗锈病杂交,F1代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四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遗传现象符合 定律,F1的基因型是 ,
它所产生的配子类型是 ,
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2)F2代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 ,F2代毛锈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3)F2中要获得PP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 株.
(4)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
(5)选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 .
请分析3、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
(1)基因的自由组合,PpRr ,PR pr Pr pR ,(这三个答案不用解释了吧.)
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0/16.(包括基因型为P_R_和pprr)
(2)F2代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9/16(基因型为P_R_),F2代毛锈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6(基因型为PPRR) .
(3)F2中要获得PP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160株.(10÷1/16=160)
(4)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ppRR或ppRr .
(5)选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 1/6 .
由题意可得光颖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1/3ppRR或2/3ppRr,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基因型为PpRr,因此可得
1/3ppRR x PpRr → 1/3(1/2pp x 1/2RR)=1/12ppRR
2/3ppRr x PpRr → 2/3(1/2pp x 1/4RR)=1/12ppRR
所以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1/12+1/12=1/6ppRR
请分析3、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 3、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 生物遗传 请分析3、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 例5.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鹦鹉羽毛的黄色与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子代羽毛为黄色和蓝色.正确的是 鹦鹉羽毛的黄色与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子代羽毛为黄色和蓝色.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 已知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 人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那么谁是由显性基因控制? (2012•长沙模拟)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不卷舌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对不&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