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1近代中日关系的认识.2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影响.3侵华战争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汉奸.4对日索赔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11:33:20
1近代中日关系的认识.2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影响.3侵华战争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汉奸.4对日索赔问题
请前辈抽空指点,我把我的20分全用上了,问题多了一点点,
1近代中日关系的认识.2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影响.3侵华战争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汉奸.4对日索赔问题
1.日本是中国的近邻.近代史上,日本通过发动战争或其它手段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6分)
[答案要点] 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定《马关条约》;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期间,夺取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7年全面侵华.
2.阅读以下材料:
“满洲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法治国为目标的国家……满洲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立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入.”
“日本的战争目的在于自卫和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军队向南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
“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即日本在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引者注),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
——引自日本文部省2001年审定“合格”的部分初中新历史教科书
回答:(1)指出上述引文中有关满洲国的谬论.
[答案要点]满洲国是现代法治国;满洲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满洲国五族协和.
(2)指出引文中关于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荒谬观点,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判.
[答案要点]谬论一:将亚洲各国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史实:日本发动战争目的是为了对亚洲各国实行殖民统治,给亚洲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谬论二:希望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史实: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提出和平方案是实行政治诱降.
(3)日本侵华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维持和平与安全;全世界应联合起来铲除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消灭战争隐患.
2.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历史地位和意义
[编辑本段]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其一,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设效应.延安精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它所形成的一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 ‘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 “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在延安时代,那时政府的官员当官不像官,他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政府没有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不良作风.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之所以“只见公仆不见官”,就在于在政治上我们是真正民主的,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而在近年来,由于放松了党的建设,加之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消极腐败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一些人由“社会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老爷,三心二意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个人,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贪污盗窃,行贿受贿.这些腐败现象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了,民主精神和公仆精神丧失了.毛泽东说“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搞不好,脱离群众,不艰苦奋斗,那么,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破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所以,对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延安精神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廉政建设有着直接的现实效应.
其二,延安精神的经济建设效应.延安精神不是空头政治,发扬延安精神也不是喊空口号,延安精神也有其经济建设方面的直接效应.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就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⑥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经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我们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1989年9月视察延安时说:“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靠发扬延安精神,归根到底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勤俭建国.”可见,“艰苦奋斗”也是一条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
其三,延安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设效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非常迫切,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政治思想工作淡化了,革命传统教育不讲了.加之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旧的封建残余思想泛滥,许多解放后绝迹的东西,死灰复燃了.什么“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颇有市场.总之,在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着种种丑恶现象,急需改变.
发扬延安精神首先就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对全体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教育,从而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信心不足”的问题.其次,发扬延安精神,就要重视道德建设,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风尚,克服和抵制“专已打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腐朽道德.最后,对全民族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反对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大手大脚的败家子作风.树立社会主义主人翁和“过紧日子”的思想.同时要使全体人民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党在延安时期在这些诸多方面都有宝贵的经验.延安精神就是这些经验的升华.
总之,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在当代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研究和宣传延安精神已经成为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十二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决定,抓紧在延安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个根本着眼点就是引导和促进党的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去年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3.世界上许多民族当中都出现了背叛本民族的人物,但像中国这样,在一场战争中出现几百万人背叛本民族的情况,是世界上罕见的现象.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会出那么多汉奸?
每个人当汉奸,都有他自己的具体原因,这是个别性,不好一概而论;但这么多人当汉奸,则有其共同的原因,这是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因素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和社会政治等背景性因素当中.也就是说,汉奸现象从整体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和社会政治现象.因此,要了解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必须从中国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从形成民族性格的根源方面加以探讨.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在此只能提纲挈领地加以说明.
概而言之,中国汉奸多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民族性格的文弱和奴性.几千年来,中国经济的主体一直是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既不同于迁移型的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外向型的商业经济,而以守土耕作、自给自足为根本特征,即所谓“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守土耕作的经济模式所塑造的文化必然是重文轻武、热爱和平的文化,久而久之,重文轻武、热爱和平过了头,就使中国人在性格上文弱有余,强悍不足,文官谙于世故,武将怯于疆场.再加之皇权专制的政治高压,造成“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的局面,又给中国人赋予了逆来顺受的奴性和臣民心理.在遭遇外敌强暴的时候,一些人腰杆不硬,意志不坚,归顺强者,甘当傀儡.
第二,民族失败主义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人反抗列强侵略,屡战屡败,很多人失去了自尊自信,形成了浓厚的民族失败主义心理,总觉得事事不如人,见人矮人三分.比如,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一些官员和文人,都觉得根本打不过日本,与其付出牺牲仍不能打赢,就不如求和,或者干脆投靠日本.汉奸就是从这些人当中产生的.
第三,内部矛盾造成离心倾向.日本总把矛头对外,中国则截然相反.由于农耕经济的守土性,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华文明的内向性,加之中国地大物博,能够满足一切需求,所以中国的一切矛盾几乎都不指向外界,而在内部.内讧、内争、内斗,成为中国政治的常态,“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即便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候,某些中国人依然忙于内斗,斗得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其激烈与尖锐程度甚至超过了民族矛盾,于是一些中国人就干脆投靠外国侵略者,挟外敌以自重,反过来打击国内的政敌.汪精卫叛国投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蒋介石的尖锐矛盾.在汪蒋之争中,汪总想当一把手,却又总是处于下风,形成水火不容之势,最后干脆跑到日本的卵翼下充当儿皇帝.
第四,一些人缺乏起码的道德操守.在他们的心里,国家利益、民尊严没有任何地位,也不讲什么正义与是非.这些人如同畜牲,有奶就是娘.当他们发现,投敌附逆能够捞取好处,能够跟着日本军队从欺压同胞当中捞取好处的时候,就不管不顾地叛国投敌,一些政客和军人,就这样成了汉奸.
当然,中国人中甘当汉奸的虽然不在少数,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民族英雄也大有人在,如果不是这样,中国早就被日本灭了.
4.放弃对日索赔,这是援助日本发展的政策,要是对日索赔,日本现在可能还是个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呢!
在世界上说,中国得到了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的美称,体现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
好象当时并没有得到什么.不过后来日本政府做为补偿对华出台了一个援助发展的政策,就是每年都会补偿中国一笔钱作为中国发展的资金.小泉下台前的一年他用中止这一动作要挟过中国.现在已经中止了.
如果索赔的话建交可能要晚几年了,中日建交是中美建交的一座桥梁,在当时也是有标志性的,中国开始直面西方国家了,开放是积极的,极大缓和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是利大于弊.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这样做并不懦弱,而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应该有的外交风度,为中国日后在世界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发挥了作用.不管怎样“共同声明”还是应该得到较高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