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6 14:41:07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
阅读下面文章,

论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选自《培根论人生》,何新译,有删改)
1.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
B.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
C.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
D.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
2.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
1.D
2.
(1)
示例①指的是人的外貌.外貌的美只是暂时的,心灵折射出的美才是永恒.
示例②“美”指的是外表的美.道理:外在美是短暂的,时间过去就难以保持.
示例③指的是外在美,形貌的美.道理:外貌的美丽随着岁月的流逝总有一天会消失,外貌的美丽并不是永恒的.
示例④这个“美”指的是美貌,形貌上的美.说明美貌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示例⑤句中的“美”指的是外在美.阐明了外在美只是一时的,难保持的.
(2)
①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美德比喻成宝石,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一个有内在美的人即使形貌不美,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引出下文.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生动形象地比作宝石,深刻地说理,阐明了美的德行不需要美的形貌去修饰,在朴素的形貌下,美的品德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更显华丽.
③培根语录: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
推荐理由:这句话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说出了自然而生的东西往往比服饰的衬托更好,而举止端庄又更胜于外表的单纯劝勉人们不要单单追求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