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以“思念家乡”和“阅读”为主题的摘抄800字(最好是一些课外书的段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2 02:57:35
以“思念家乡”和“阅读”为主题的摘抄800字(最好是一些课外书的段落)
以“思念家乡”和“阅读”为主题的摘抄800字(最好是一些课外书的段落)
思乡古典诗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思乡经典之作: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的、毫无倦意的阅读.——伍尔芙
在持续不断的、倦意迭生地忙碌时,我常常望着书房里那一撂撂的书,充满了对天堂的向往.有了这种向往之后,我所身处的境地便有了地狱一般的对比效果.三八节那天,我有点忍无可忍.我不管不顾这个节日的任何暗示和文化定义,下定决心中断了我固有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终止了许多个萌芽中的活动计划.我对家里人宣称:我今天只读书.同时,我告诫自己:你今天必须戒网.
在书房里挑书,只用了不足三秒的时间,连挑书的时间也是不容挥霍的呀.事实上也用不了那么多时间,渴望看的那些书早已排着长队等着点将,活像出征前壮心满怀而又跃跃欲试的将士们.选的是一个长篇.人和书一起投到了床上.似乎只有一张床的阅读才对得起这个天堂般的日子.
阅读是恣意的.那本书用的是我喜欢的轻质纸,但印刷字体非常别扭,是用隶书编排的.如果非得把文字弄得非同寻常,我更愿意看到像《四部丛刊》那样的散装古籍,活字的,楷体的,虽然一丝不苟,却有着一些书写人的笔性和笔误,前后的字体也许还会有小小的无伤大雅的不谐.而隶书这种书法字体,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在书法展览厅里、书法典籍里看到.阅读小说的连贯性不时地因为这种电脑隶书而受阻.不过,不快只是轻微的,对于一个饥不择食的读书人来说,掺杂着砂砾的米饭是不行的,但如果只是换下装盛米饭的美丽的青花瓷碗,将就一下可以容忍了.
那一天,我对自己的饮食状况非常满意,从早上开始,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我把一个小说囫囵下去了.而且,我阅读时的身份,完全是一个读者,而不是一个写作者.我的某些方面的能力退到阅读的境界以外,只有触须悄悄地随着文字伸张、潜行.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我像一片打着饱嗝的负重的海绵.而事实上,这一天里的三餐被我节省了一餐.饥与饱的概念好像与肠胃的饮食无关,却与我自己的吸纳状态有关.
说说一个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当夜,当我放下书本去为阳台上的花草喂水的时候,我发现栽种三角梅的花盆面上起了酢浆草.酢浆草永远是白发的,白发是我们潮汕人的方言,就是野生的意思.第一株白发的酢浆草想必是哪一只雀儿有意无意带来的种子,紧接着就一株接着一株地滋生了,所有花盆面上的空隙地方都是.每年春天,都会有一场极尽生之灿烂的演绎.春天来了,酢浆草为那天堂般的一天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酢浆草不断地萌发、葳蕤,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很快地,紫红的花盏也一盏盏地高擎起来了.这些日子,我又回到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轨道里.只因为,天堂给我的滋养还在,焦虑比以前缓解了一些些.说起来奇怪,我从来不为自己写不出东西而焦虑,但没有时间阅读我经常会焦虑.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天堂般的阅读依然离我好遥远.幸亏家里还有一个可以窥探天堂的窗口,我只要稍稍停下手里的活儿驻足观望就是了.这个天堂的窗口通常通往的是我家客厅的那只藤编的长沙发.沙发之上有时会躺着一个持续不断地、毫无倦意地阅读的人.他其实离我很近,他是我的丈夫,我叫他老胡杨.老胡杨经常帮我干活,工作的,生活的,甚至他的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忙碌.然而,他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很快地在阅读中入定,像真正的胡杨那样,似乎那种高傲的姿态已经保持了上千年.老胡杨读书有着很多轶事,他不止买书成癖,还经常泡图书馆.几天前,他从图书馆借回一本书,无意间看到封三附贴的借书卡,竟然是他自己的名字孤零零地挂在那里.图书馆使用电脑登记也是近两年的事情,而这本书毫无疑义地,这么多年的等待就是与老胡杨的两场相觑.更叫人惊讶的是,好多年前借书的那个日子竟然不可思议地与这次的借书日期相同,时光仿佛都在这本书里凝聚不散.而他与书的那种契阔平生的情谊,在这个春日的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泽.
这就难怪了.有时午夜,看到老胡杨午夜合书而起,瘦削的脸上竟然有着酒后的微醺.宋代诗人尤袤有过一个关于“四当”的典故: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看来,离之不远矣.
这样的状态差距太大了,我还在索马里忍饥挨饿,人家已经在花前月下醉酒当歌.
天堂之门是怎样向我敞开的?
我明白了,当地狱也不收容我的时候,天堂的门自然会轰然洞开.
我病了.长期的伏案和端坐使我腰肌劳损,我的活动受限,只得卧床休息.忙碌被迫离开了我.
老胡杨把我要的书一本一本取过来,恰好网购的又一单书也来了,他把包装卸下之后也一并垒到了我的床头.守着那些书,我又惊又喜,似幻犹真.虽然,我翻身的时候,腰部还在疼痛,虽然,我疲累的手掌经常掌握不了一本书的重量,我又不得不反复翻身.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我还没有进入天堂饱餐之前,我已经闻到了天堂的气息.
我又看了一个长篇.看了我最喜欢的一位女作家的散文新作.看了汉娜·阿伦特写她同时代人的《黑暗时代的人们》和别人写她的两本传记.看了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看了一个细腻的女子写的《花间十六声》,考究花间词人和唐宋一些诗词里出现的十六种物件,屏风、枕头、梳子、口脂等等……是的,纯粹的杂览.没有人为天堂定了菜谱和范式.只有我确定自己就在天堂.
地球并没有因为我的停止劳作而停止运转.我偷偷地感慨了一阵,也乐了一阵.看完这些书的时候,我的腰肌也慢慢好转了,我可以下床靠在窗口边看阳台上的花草.午后的阳光照在酢浆草的花盏上,有着一种蓬勃的美丽.我的心地也因为天堂和酢浆草的双重润泽而黑亮和沃饶.而我们曾经用心经营的三角梅,倒是敛抑着,萧疏着.
通往天堂的路径也许本来就是阴差阳错.
柯贝特读书的故事
英国作家威廉·柯贝特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十一岁时,他离开家庭,外出谋生.一天,他经过一家书店,看到橱窗里摆着一本斯威夫特著的《一只桶的故事》,书价三便士.柯贝特摸了摸口袋,只剩下三便士.他犹豫起来,因为买书便意味着饿肚子.但求知欲战胜了饥饿感.他走进书店,买下了这部作品,急忙走到路边的田野里,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夜幕降临了,书上的字完全无法辨认,他才小心翼翼地把书放进口袋,和衣睡在田野里.次日清晨,鸟儿的歌唱把他唤醒,他继续赶路,一面走一面继续贪婪地读着这本有趣的书.从此,《一只桶的故事》就成了柯贝特形影不离的伴侣.
我们要“读书”
勉励人们读书的成语、名句很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无不在告诉人们书籍的重要性.古人读书的故事也有不少,头悬梁锥刺骨、囊萤积雪、凿壁偷光等处处透着对知识的一种渴求.古时称学习为读书,称有文化的人为读书人,源于古时的称谓,我们当地也称上学为读书,戏称为“读书倌倌”.
如今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学生一种读书的兴趣与爱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读书分两种,一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读书,即我们的教材,另一种是学生个体的阅读,即课外阅读.两种形式的关系应该是以指导性的阅读为基础,从而带动自主的课外阅读,即“教是为了不教”.课外的自主阅读应该说是我们教学一个目的,学生运用在教师指导下对教材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语文素养自己去解读新内容.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许多东西取代了我们的书籍、吞并了我们的阅读,据有关调查机构显示,中国一个十三亿人中的泱泱大国,只有一千万人在阅读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网络的信息固然有其声音、图像优势,但能替代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吗?每当电视上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搬上荧屏的时候,在获得好评的同时总能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同版本的郭靖、黄蓉,他的郭靖可能憨厚多一些,我的郭靖可能正直多一些,这个不同版本的郭靖、黄蓉就是文字描述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感受.《荷塘月色》一文中文字之间所散发的那种恬静、自然,电影电视能表现吗?阅读是一种个性的东西,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阅读应该说完全符合这种理念的,当我们在看电影电视时,所感受的只是导演、演员对人物的理解、把握,是他人的一种体验.中华文明五千年造就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汉语一直是外国人最难学的一门语言,从中可见一斑;古人就为了推敲一两个字而拈断数根须,可见文字的奥秘,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一笔财富,我们能丢吗?失去了阅读,我们还能再有曹雪芹、鲁迅这样的人物吗?
阅读的好处我想最大的有两点,第一培养一种语文素养,在阅读中积累词汇、体会文字的精炼、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对于写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给人以心灵的启迪,或是让人心静自然,或是催人奋进,或是冲击震撼,或是同感共鸣……一部好的作品就象是一个无声的教师,抵得上处心积虑、苦口婆心的说教;就象是一位关切的医生,给你洗涤心灵,抚慰创伤;就象是一位慈爱的长者,告诉你人生路上的走法……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拓宽人生的宽度,让我们去读书吧.